第120章 老朱家的“举报”家风(2 / 2)

“各位先别光顾着吃瓜看热闹,其实仔细想想,老朱家这‘举报家风’,根子说不定就在洪武朝,就在咱们太祖高皇帝自己身上呢!”

此言一出,宛如一道惊雷,再次劈中了奉天殿前的所有人!连正在盛怒中的朱元璋都猛地抬起了头,死死盯住天幕。

朱及第继续念着那位胆大包天的网友的分析:

“太祖皇帝陛下雄才大略,深恨贪官污吏。为了肃清吏治,他老人家在洪武十五年可是开创性地设立了锦衣卫,赋予其侦缉、刑讯、直奏之权,这本质上就是鼓励一种超越常规司法程序的‘告密’和‘监察’。”

“这还不算,洪武陛下还亲自编纂《大明诰》,鼓励民间百姓手持《大诰》,直接将贪官污吏绑赴京师治罪,甚至规定沿途官员必须放行。这固然是惠民之举,震慑了贪官,但其内核,同样是鼓励‘越级告发’和‘直达天听’。”

网友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核心:

“陛下的初衷绝对是好的,是为了对付贪官。但问题是,再好的政策也会被人钻空子。贪官们很快就能官官相护,编织关系网来自保。反而是这种‘告密文化’、‘特务政治’的模式,被完美地继承和内化到了皇室内部。”

“藩王们身处权力核心,又相互猜忌。他们很快就发现,父皇\/皇爷爷设立的这套体系,用来对付自己人简直太好用了!想要扳倒政敌(哪怕是自己的亲爹亲兄弟)?不需要确凿证据,只需要想办法让锦衣卫把‘谋反’、‘不法’的风声递到皇帝耳朵里就行了!想要讨好皇帝以求恩宠?举报自己身边人的‘不轨言行’就是最快的投名状!”

“所以啊,朱有爋举报亲爹,朱瞻圻举报亲爹,本质上都是在运用陛下您亲手打造并鼓励的‘游戏规则’啊!您设立了赛道和奖励机制,就不能怪子孙后代在这条路上狂奔内卷,甚至卷到毫无人伦底线了。这苦果,从根子上说,还真是洪武陛下您自己种下的。”

这番分析,如同最锋利的手术刀,一刀剖开了所有表象,直刺问题的核心!

天幕之下,刚才还低着头的勋贵大臣们,虽然身体不敢有丝毫动弹,但内心深处,却仿佛有千万个声音在疯狂呐喊!

“对啊!说得太他娘的对了啊!”

“精辟!这后世之人看得真透!”

“可不是吗!锦衣卫、民间首告…这哪是抓贪官,这分明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刀,最后砍向了自己人!”

他们不敢抬头,不敢交换眼神,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心里,对着天幕上那位素未谋面、胆大包天的网友,默默地、用力地竖起了大拇指!这分析,简直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把他们不敢想、更不敢说的话,全给抖落出来了!一种扭曲的、找到“知音”的快感在他们之间无声地蔓延。

而龙椅上的朱元璋,此刻反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

他的脸色依旧阴沉得可怕,但那股滔天的怒火似乎被这冰冷而逻辑清晰的分析给冻结了。他张了张嘴,想要驳斥,却发现一时竟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锦衣卫是他设的(虽然还得四年之后),《大诰》是他颁的,鼓励告发贪官是他极力推行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巩固皇权,肃清寰宇。

但他从未想过,这套他用来对付外人的利器,有朝一日会被自己的子孙后代,用来自相残杀,并且是以如此不堪的方式。

难道……难道这一切的根源,真的在于自己?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内心。比单纯的愤怒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这种被戳中痛处的哑口无言和自我怀疑。他死死攥着龙椅扶手,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彻底失去了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