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一路疾驰,很快来到了默婉资本所在的写字楼。
停好车,陈默乘坐电梯直达公司所在楼层,推开玻璃门,对前台楚雨晴的问候点头示意,脚步未停,径直走向沈青瓷的办公室。
敲了下门,陈默便推门而入。
办公室内,沈青瓷正与一个看起来二十三四岁、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休闲夹克、脸上带着几分学生气和创业激情的年轻人坐在会客沙发上交谈。
看到陈默进来,沈青瓷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职业化的微笑:“陈董,您来了。”
沈青瓷随即对那位年轻人介绍道:“戴维,这位就是我们默婉资本的董事长,陈默先生。”
沈青瓷语气自然地补充了一句,带着一丝幽默,“说起来都是校友,我们陈董目前就是北大经济学院大一的学生。”
那位名叫戴维的年轻人闻言,脸上瞬间闪过难以掩饰的惊讶。
戴维连忙站起身,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年轻好几岁,气质却沉稳从容的学弟,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自己还在为创业初期的资金东奔西走,而对方却已经是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板了!
戴维迅速压下心中的波澜,不敢有丝毫怠慢,主动上前一步,伸出双手与陈默握手,态度恭敬:“陈董,您好您好!久仰大名!我是戴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硕士在读。”
戴维言语间充满了诚恳,丝毫没有因为陈默的年轻而产生轻视。
戴维很清楚,能让沈青瓷这样的职场精英甘心辅佐,这家公司和他的创始人绝不简单。
“戴维学长,你好,坐,不用客气。”
陈默与他握了握手,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示意大家重新落座。
三人再次在沙发坐下,沈青瓷坐在陈默身侧稍后的位置。
“刚才路上,沈总简单跟我说了下,你们在做共享自行车项目?”
陈默开门见山,目光落在戴维身上,带着询问和专注。
“是的,陈董。”
戴维调整了一下坐姿,开始详细阐述他们的项目,“我们的项目叫‘ofo小黄车’,核心模式是‘共享’。”
“我们计划在校园、地铁站、公交站点等人口密集区域投放统一标识的自行车,用户通过我们的手机App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解锁使用,按使用时长收费。到达目的地后,在合规区域随手锁车归还即可,方便下一用户使用。”
戴维越说越投入,眼神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我们觉得,这能有效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尤其是像北大这样校园面积大,内部通行需求高的地方。”
“它绿色、环保、便捷,符合未来的出行趋势。我们团队已经开发出了初步的App原型,也改造了一批试验用车,准备先在北大校园内进行小范围试点……”
戴维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市场分析、运营模式、技术实现难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他虽然有些地方想得还不够成熟,但言语间充满了激情和对项目前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