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瓷沉默了,她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茶,借这个动作掩饰内心的震动。
这个年轻人,眼光、格局、野心,都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他根本不是在经营一家奶茶店,他是在用这家店作为支点,窥探整个资本世界。
沈青瓷忽然有点明白,为什么心高气傲的苏云袖会对这个年轻人如此推崇备至。
沈青瓷放下杯子,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不再是刚才那种社交式的敷衍。
她开始真正以一个同行、甚至一个潜在合作者的身份来对待这次对话。
“很好的问题。”
沈青瓷开口,语气正式了许多。
“‘伪需求’确实是早期投资最大的坑之一。在我看来,判断的关键不在于它看起来多‘新’多‘炫’。”
“而在于它是否真正解决了某个持续存在的、未被很好满足的‘痛点’,并且用户是否愿意为此持续付费……”
接下来的时间,变成了沈青瓷和陈默之间高质量的专业对话。
沈青瓷结合自己多年的投行和私募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行业分析的框架、尽职调查的要点、估值模型的逻辑、风险识别的技巧。
陈默则像一个海绵一样飞速吸收着,不时提出一两个极其刁钻或富有洞察力的问题,让沈青瓷都不得不停下来思考片刻才能回答。
两人聊着赛道选择、商业模式、用户增长、壁垒构建……话题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偏向真正的投资内核。
苏云袖在一旁几乎插不上话,但她看着沈青瓷从最初的疏离审视到现在的认真投入。
甚至眼神中偶尔闪过遇到知音般的亮光,心里乐开了花,知道自己这闺蜜约对了。
窗外的阳光慢慢西斜,店里的客人换了一拨又一拨。
陈默和沈青瓷的对话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反而越聊越投机。
最后,沈青瓷忍不住感慨道:“陈默,你真的只是一个大一新生?你的很多见解和思考深度,甚至超过了我带过的一些分析师。”
陈默谦逊地笑了笑:“学姐过奖了,我只是平时喜欢瞎琢磨,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沈青瓷看着他,眼神复杂,沉吟了片刻,忽然问道:“陈默,你未来……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吗?比如,毕业后想进入金融行业?”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询问陈默的个人规划。
陈默知道,机会来了。
陈默迎上沈青瓷的目光,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沈学姐,实不相瞒,我确实有一些想法。但我觉得,最好的时机不是等待,而是创造。”
“我最近就在考虑,或许可以尝试组建一个小型的、专注于新消费和互联网早期项目的投资公司,边学边做,积累经验和认知。”
陈默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沈青瓷,发出了最后的邀请:“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缺乏最核心的专业掌舵人。”
“沈学姐,不知道您目前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什么新的规划吗?如果有兴趣……或许我们可以找个时间,更深入地聊聊这种可能性?”
陈默没有直接说“请你来帮我”,而是巧妙地用了“聊聊可能性”,姿态放得低,但意图表达得清晰无比。
沈青瓷彻底愣住了。
她没想到陈默的野心这么大,动作这么快!
这才第一次见面,就直接发出了合伙的邀请?
而且……投资工作室?他自己做Gp?
这完全颠覆了她对大学生创业的认知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