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波云诡谲的朝堂与商海之中,没有什么秘密能永远隐藏。而揭开谜底的过程,本身或许就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尤其当这个谜底,关联着一个如此特别的人。
萧墨玄收回目光,重新落在书案上暗卫送来的几张纸上,神情已恢复一贯的冷峻威严,仿佛真的放下了他想一探究竟的心,只是人的好奇心一旦兴趣,哪里是那么容易被按捺下去。
杨映溪并不知道崔佑璋已经在无形中帮她化解了一身危机。
已经过去三个月了,秦庄来了信儿,在那里种植的第一批红薯已经成熟了,他激动的一大早就出城来秦庄勘察成果。
这可是他来到大虞朝之后,做的最令他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比他这些年赚了那么多钱的成就感要大的多,红薯可是可以令无数人在饥荒之年得以活命的东西,它的意义远不是金钱可以比拟的。
阳光慷慨地洒在秦庄的土地上,映照出一片不同于往常的金黄与深红。那不是稻麦的辉煌,而是沉甸甸、沾着新鲜泥土的红薯被农人们从地里挖出,堆积成小山的丰收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和一种独特的、带着甜味的植物根茎香气。
杨映溪,此刻一身利落男装,正站在田埂上。她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收获场面,脸上是无法抑制的激动与自豪。
她亲自弯腰,从老农手中接过一个果实饱满、形态完美的红薯,掂了掂分量,那沉甸甸的感觉直坠心底,化作无比的踏实与喜悦。
虽然现在的红薯远不如后世的果实硕大,口感也比后世的要差上许多,但这已经远超出她的心理预期了!他相信只要给这些农户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他们一定可以培育出与后世不相上下的红薯!
“东家,你是活菩萨啊!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般高产的作物!您瞧这薯块,个个实在,一窝下去能出七八斤!”老农脸上笑开了花,皱纹都挤在了一起,那是发自内心的、对粮食最纯粹的敬畏与欢欣。
杨映溪笑着摇摇头:“我算什么活菩萨,出力的都是你们!”。此刻的他,也是心潮澎湃。这是活命的希望,是能填饱千万人肚子的实在功德。
她深吸一口气,对身旁的随从吩咐:
“快去,将最新鲜的一批洗净蒸上,再挑些品相最好的装筐。另外,将我书房案上那封已写好的请柬,立刻派人分别送至萧府和崔府,务必亲自交到萧大人和崔大人手中。
就说秦庄薄有收获,邀两位大人得空时前来品鉴一番乡野风味。”
请柬送出的第二日一早,两辆看似朴素却难掩威严的马车前一后抵达了秦庄。
萧墨玄与崔佑璋几乎是同时到达。两人下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好奇与凝重。
秦公子对他们从没有藏私,他几乎是和他们一起开始试种的,他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有了成果。
杨映溪早已在庄门前等候,见到二人,拱手施礼,笑容爽朗:“恭迎王爷与崔大人大驾。快请进,今日也让二位体验一下庄稼人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