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249章 坚守·岁月见证.8. [冰雪]寒冬终过

第249章 坚守·岁月见证.8. [冰雪]寒冬终过(1 / 2)

8. [冰雪]寒冬终过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都要寒冷。西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日夜不停地刮过古城西安,灰蒙蒙的天空压在头顶,仿佛永不会放晴。

吴忠友裹紧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棉大衣,踩着吱嘎作响的积雪,从单位往家走。路旁的梧桐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瑟瑟抖动。距离收到那张“恢复名誉”的通知书,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生活看似恢复了常态,他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虽然不再担任重要职务,但至少不再是审查对象。同事们见面,也会客气地点头打招呼,只是那客气背后,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小心翼翼的薄膜。他知道,那场持续十数年的审查,如同在他身上打下了一道无形的烙印,不是一纸文件就能轻易抹去的。

心底深处,那冰雪并未完全消融。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感,如同附骨之疽,缠绕着他。不仅仅是身体的疲惫,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耗竭。有时深夜醒来,望着漆黑的天花板,那些被反复盘问的细节、那些怀疑审视的目光,还会不期而至,让他在寂静中感到一阵寒意。

他依旧会定期去江静云和赵致远那里。那小院,仿佛成了他们三人抵御外部寒流的孤岛。江静云还是那样沉静,除了更加细心地照料赵致远,便是埋首于档案整理工作,仿佛外界的纷扰都与她无关。赵致远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眼神会清明片刻,能认出吴忠友,甚至会努力扯动嘴角,露出一个扭曲却真诚的微笑;不好的时候,便只是呆呆地坐着,对外界毫无反应。但无论是哪种状态,江静云都始终陪伴在侧,耐心十足。

这个冬天,似乎格外漫长。广播里的声音依旧高亢,报纸上的社论依旧激烈,但一种难以捕捉的、微妙的变化,如同冰层下悄然流动的活水,正在这座古城,乃至整个国家的地下酝酿。吴忠友偶尔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感受到——某些被打倒多年的老名字,开始被谨慎地重新提及;一些过去被视为禁忌的话题,在极小的圈子里,有人开始低声讨论。

他不敢确定,也不敢抱有太大希望。失望的次数太多了,希望本身也成了一种需要谨慎对待的东西。他只是本能地觉得,这令人窒息的严冬,似乎真的到了强弩之末。

真正的转折,是在一个雪后初霁的下午到来的。

阳光挣扎着穿透云层,将积雪映照得有些刺眼。单位领导亲自来到吴忠友的办公室,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郑重和些许歉意的表情。他手里拿着一份崭新的、打印清晰的红头文件。

“吴忠友同志,”领导的语气十分正式,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这是上级刚刚下发,关于为你彻底落实政策、恢复名誉的正式文件。”

吴忠友的心,猛地跳了一下。他接过文件,手指竟有些微微颤抖。这份文件,与之前那张简单的通知书截然不同。它更厚,措辞更明确,更彻底。文件不仅重申了他当年起义的性质属于“革命行动”,肯定了他“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还明确指出,“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受审查及不公正待遇,均属错误,现予以彻底纠正,恢复其一切政治名誉,消除一切不良影响。”

“彻底纠正”……“消除一切不良影响”……

这几个字,像带着温度,瞬间熨烫过他心头那道冰封已久的裂痕。他反复看着,确认着每一个字眼。这不是阶段性的结论,这是最终的、盖棺定论式的正名!

领导在一旁补充道:“组织上研究决定,考虑到你的历史贡献和身体状况,将为你调整工作岗位,享受相应的离休干部待遇。同时,也会在适当的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你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