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248章 坚守·岁月见证.7.[温情]岁月沉香

第248章 坚守·岁月见证.7.[温情]岁月沉香(1 / 2)

7.[温情]岁月沉香

审查的阴云,是在一个初冬的午后,悄然散开第一道缝隙的。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公开的宣告,只是一纸盖着红色公章的通知书,由单位一位面色略显尴尬的干部,送到了吴忠友临时居住的小屋。通知书上的措辞严谨而克制,确认了他的历史问题“经查证,属于组织已有结论的情况”,决定“恢复其一切原有待遇及政治名誉”。

干部放下通知书,说了几句“要正确对待组织审查”、“继续为革命贡献力量”的套话,便匆匆离开了,仿佛多待一刻都会沾染什么不洁似的。

吴忠友拿着那张薄薄的纸,在窗前站了许久。冬日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他花白的头发和手中的通知书上,镀了一层淡金色的光晕。没有想象中的激动难抑,也没有沉冤得雪的狂喜,心头涌上的,是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绪,像是跋涉了万里风沙的旅人,终于望见了绿洲的轮廓,却发现脚步早已疲惫不堪,连欢呼的力气都已耗尽。

十八年。从那个意气风发的“清溪”,到如今华发早生、身形微佝的老人,最好的年华,都耗在了等待与证明之中。他反复摩挲着通知书的边缘,指腹感受着纸张的纹理和印章微微凸起的触感。这薄薄的一页,能否真正承载那十八年沉重的分量?他不知道。但他知道,有些东西,是这张纸无法弥补,也无法抹去的。

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回家,不是去单位,而是想去看看那两位,在他最黑暗的岁月里,未曾放弃过他的人。

他没有提前打招呼,只是凭着记忆,慢慢走向江静云和赵致远共同的住处——那是组织上照顾赵致远身体、分配的一个带小院的平房。路不算近,他走得很慢,步伐却异常坚定。

推开那扇熟悉的、漆色有些剥落的木门时,院子里,江静云正扶着赵致远,在冬日的暖阳下慢慢踱步。赵致远的状态比前几年似乎稳定了一些,虽然依旧消瘦,需要人搀扶,但眼神不再是完全的混沌,偶尔会闪过一丝清明的光芒。江静云看到站在门口的吴忠友,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目光落在他手中握着的那张纸上,似乎瞬间明白了什么。

她没有说话,只是松开了搀扶赵致远的手,朝着吴忠友,露出了一个极其温和、却又蕴含着千言万语的微笑。那笑容里,有欣慰,有理解,更有一种“终于等到”的释然。

赵致远也看到了吴忠友,他歪着头,浑浊的眼睛努力地眨了眨,嘴唇嗫嚅了几下,发出几个模糊的音节,似乎想说什么,却又组织不起清晰的语言。但他那只尚能微微活动的手,却缓缓地、固执地抬了起来,朝着吴忠友的方向,竖起了大拇指。

这一个无声的动作,一个迟暮英雄最本能的认可,像一道暖流,猛地撞进了吴忠友的心口。他喉头一哽,眼眶瞬间就湿了。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坚持,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归宿。

“来了?”江静云的声音依旧平静,仿佛他只是寻常串门,“屋里坐吧,外面风凉。”

三人进了屋。房间不大,陈设简朴,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靠窗的书桌上,摊开着几本古籍和稿纸,是江静云在工作之余,协助赵致远进行的一些文献整理工作,这也是维系赵致远精神世界不彻底崩塌的重要方式。

江静云给吴忠友倒了一杯热水,又习惯性地拿起小勺,耐心地给赵致远喂了几口温水。动作熟练而自然,仿佛已经重复了千百遍。

“结论下来了。”吴忠友将通知书轻轻放在桌上,声音有些沙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