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235章 愈合·新生之路.4. [证言]清白如山

第235章 愈合·新生之路.4. [证言]清白如山(1 / 2)

4. [证言]清白如山

秋意渐浓,梧桐叶片片金黄,在西安古城的街巷间铺就了一层璀璨却短暂的地毯。距离赵致远指尖那石破天惊的微弱觉醒,又过去了大半个月。他的状况依旧不容乐观,那日短暂的清明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片刻后,更漫长的黑暗似乎又重新笼罩下来。但江静云和负责的医护人员都坚信,那绝非偶然,那微弱的火星既已燃起,便绝不会轻易熄灭。

这天下午,江静云刚清理完一批旧税务档案,手指上还沾着淡淡的墨痕和灰尘,档案馆的负责人,那位姓李、头发花白、神色总是异常严谨的老同志,却亲自来到了她所在的库房。

“静云同志,”李主任的声音在空旷的库房里显得格外清晰,“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换身正式些的衣服,跟我去一趟军管会礼堂。”

江静云微微一怔。军管会礼堂?那通常是举行重要会议和仪式的地方。她看着李主任脸上那罕见的、混合着庄重与一丝悲悯的神情,心中隐约预感到了什么。

她没有多问,只是默默点头,去到后面的休息室,换下了沾满尘土的工装和袖套,穿上了那套只有在极正式场合才会取出来的、洗熨得笔挺的灰色干部装。对着墙上那面模糊的水银镜,她仔细整理了一下衣领和头发,镜中的自己,面色平静,唯有眼底深处,有什么东西在微微震荡。

当她跟着李主任走出档案馆,坐上那辆等候在门口的旧吉普车时,午后的阳光正斜斜地打在省政府大院门口的石狮子上,泛着冷硬的光泽。

军管会大礼堂内,气氛肃穆。主席台上悬挂着鲜艳的党旗和国旗,台下前排坐着军管会、市委的主要领导,以及各机关单位的代表。后排则是一些闻讯而来的干部和群众。没有喧哗,只有低沉的交谈声和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期待感。

江静云被引到前排一个靠边的位置坐下。她的目光扫过会场,看到了许多熟悉或半熟悉的面孔,有些人向她投来复杂的一瞥——有关切,有敬佩,或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她知道,今天这个场合,必然与数月前那场震动古城的钟楼事件,与那个至今仍被一些人私下里议论的名字有关。

会议开始了。常规的工作报告之后,主持会议的军管会副主任,一位面容刚毅、声音洪亮的中年军人,走到了话筒前。他的表情异常严肃,目光扫过全场,原本还有些细微声响的礼堂瞬间鸦雀无声。

“同志们!”副主任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到每一个角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要完成一项迟到已久,却至关重要的工作。这是一项关于历史、关于忠诚、关于牺牲的庄严证言!”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力量,也为了让每一个字都更有分量。

“经西北局、西安市军管会联合调查组历时数月的缜密调查、核实,并报请上级批准,现对原我党地下情报组织‘长安小组’及其主要成员的历史功过,做出最终结论!”

江静云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咚咚跳动的声音。

副主任拿起一份文件,开始逐字宣读:

“……调查结果表明,‘长安小组’自重建以来,在负责人陆明远(原名陈望途)同志领导下,深入敌后,不畏艰险,为配合我军解放西安,获取敌军城防部署、挫败敌特‘长庚’破坏计划、保护古城重要设施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小组主要成员雷万山同志,对党忠诚,作战勇敢,在解放后肃清敌特残余的斗争中,不幸遭潜伏敌特分子狙杀,壮烈牺牲!”

“……白曼琳同志,机智勇敢,坚贞不屈,在被敌特绑架后,经受严刑拷打,未吐露丝毫组织秘密,最终英勇就义!”

“……陆明远同志,信念坚定,智勇双全,在身份暴露、遭受污蔑的极端困境下,临危不惧,以身为饵,与敌特头目徐远舟及其核心骨干同归于尽,以生命扞卫了革命气节,证实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交通员‘寒露’同志,叶莲舟同志、吴忠友同志、赵致远同志……均在各自岗位上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