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147章 善后与聚焦.7.[近身]惺惺相惜

第147章 善后与聚焦.7.[近身]惺惺相惜(2 / 2)

近身的“才子”,就此定为赵致远(墨生)。而“佳人”白曼琳(蝴蝶),则将扮演好她穿针引线、营造氛围的角色。

三日后,胡公馆。

夜色中的宅邸灯火通明,却只邀请了寥寥数位宾客。厅堂内布置雅致,几幅胡家珍藏的古字画已然悬挂妥当,檀香袅袅。白曼琳身着素雅旗袍,周旋于宾客之间,言笑晏晏,眼波流转间,却将每一个细节都纳入掌控。

吴忠友准时赴约,依旧是一身熨帖的军装,神情疏淡。他与主人胡太太及几位相识的军官略作寒暄后,便径直走向了那几幅字画,目光瞬间被其中一幅疑似范宽门派的山水残卷所吸引,沉浸其中。

就在这时,白曼琳领着一位身着灰色长衫、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温润儒雅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

“吴参谋,给您介绍一位知音。这位是墨生墨先生,江南人士,刚从东瀛游学归来,于宋元书画一道,可是见解非凡呢。”

化名“墨生”的赵致远微微躬身,笑容谦和:“吴参谋,久仰。晚生才疏学浅,不敢当‘见解非凡’,只是自幼喜好,胡乱看过几本画论而已。”

吴忠友抬眼打量了一下赵致远,对方身上那股浓郁的书卷气和从容的气度,让他眼中的疏离感稍稍减退了些许。他微微颔首,算是回礼,目光又回到了画上,随口道:“墨先生觉得此画如何?”

赵致远并未急于表现,而是仔细端详片刻,才缓缓道:“笔力雄健,气象浑茫,有北派山水遗风。可惜是残卷,不见全貌,难窥其真正意境。譬如用兵,只见一隅之排布,却不知全军之调度,总觉遗憾。”

他将赏画与兵法相比,瞬间引起了昊忠友的兴趣。吴忠友转过头,正视赵致远:“哦?墨先生还知兵事?”

“家父曾任前清武官,幼时耳濡目染,略知皮毛。”赵致远淡然一笑,话锋却巧妙一转,“不过,晚生以为,观画如观史,画中气象,往往暗合时代之精神。宋人山水,多苍茫寂寥,盖因国势倾颓,文人寄情于残山剩水之间。其画中之意,比之具体笔法,更值得玩味。”

他这番话,不着痕迹地将话题从纯粹的技法,引向了更宏大的历史与家国背景。

吴忠友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指着画中一处隐约的城郭轮廓:“墨先生可知,这画中城关,像极了如今西安的某些景致?只是不知,千百年后,后人观我辈守御之迹,又会作何感想?”

这话语中,已隐隐带出了一丝对自身处境和当前时局的感慨。

赵致远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他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轻叹一声,吟诵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工部之悲,千古同慨。然则,山河虽在,若守护不得其法,不得其‘道’,纵有高城深池,只怕也难挡历史洪流。”

“道?”吴忠友目光一凝,紧紧盯住赵致远。

近身的接触已然成功,才子与佳人的舞台已经搭好。赵致远精准地投下了第一枚关乎“道”的砝码。接下来,能否引动吴忠友内心深处对家国前途的思索,引发更深的共鸣,将是决定这场“心战”成败的关键。

厅堂内,烛影摇红,暗香浮动。一场关乎信仰与抉择的家国山河论,就在这看似风花雪月的氛围中,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