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136章 迷雾深锁.12.报告

第136章 迷雾深锁.12.报告(1 / 2)

12. 报告

“石窟”之内,清除“泥鳅”带来的短暂兴奋,迅速被“沉舟”再次升级信号的紧迫感取代。那小小的红色窗花与绿色树叶,如同暗夜中摇曳的微弱火苗,既带来希望,也预示着靠近它可能引火烧身。

“不能再等了。”陆明远打破沉默,声音在压抑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沉舟’连续发出信号,说明他认定机会值得冒险。我们必须回应,但方式必须绝对安全。”

他看向江静云:“启用‘回声’计划。”

“回声”计划,是早在“深潜”初期就拟定的一套非接触式深度联络方案。它不涉及任何人员直接接触或物品传递,而是利用城市固有的、难以监控的日常噪音作为信息载体。

具体的指令由陆明远亲自口述,江静云加密后,转化为一系列特定频率和时长的、模仿自然界或城市背景噪音的声波信号。这些信号将通过一个经过巧妙改装、功率极低且指向性极强的便携式发射器,在深夜时分,由雷万山亲自携带,潜入工兵指挥部附近一栋废弃水塔的顶部,对准“沉舟”宿舍的大致方向,进行短暂发射。

信号内容并非具体指令,而是一个“开启指令”,意在激活“沉舟”体内埋藏更深的一套信息提取和传递机制。

这套机制,关联着“沉舟”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一种特殊型号的油印机。这种油印机在使用时,滚筒会与蜡纸摩擦产生极其细微的、具有独特频谱特征的次声波。而“沉舟”被要求,在接下来三天内,利用工作之便,将他所能接触到的、关于城防调整的非核心但具有指示意义的文件(如物资调配清单、局部施工图纸副本等),用这台特定的油印机进行誊印。产生的次声波,会被他隐藏在办公桌下的一个微型接收器记录并存储。

存储的信息,将在下一次“沉舟”按照预设程序,于特定时间打开办公室窗户“透气”时,通过一个伪装成麻雀窝的小型定向发射装置,将压缩后的数据包,以极快的脉冲方式,发射向远处一个预设的、无人值守的接收点。

整个过程复杂、低效,且依赖多个环节的精确配合,但优点在于,几乎完全避开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员、物品和无线电波监控,将暴露风险降至最低。

指令发出后,又是三天焦灼的等待。

第三天深夜,负责在远处接收点守候的雷万山,终于带回来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用防水胶布紧紧包裹的金属容器。

“石窟”内,应急灯被调到最亮。江静云小心翼翼地打开容器,取出里面存储数据的微型胶片,放入特制的读取设备中。模糊的影像和经过压缩的数据流,在屏幕上缓缓显现、还原。

这不是一份完整的城防图,而是一份由多种信息碎片拼接而成的报告。

内容包括:

1. 三张局部油印的施工草图,显示城墙西北段正在加固原有的瓮城结构,并新增了两处隐蔽的侧射火力点。

2. 一份物资申领清单的片段,显示近期向城东防御区域调拨了远超常规数量的防步兵地雷和铁丝网。

3. 几段被“沉舟”以工作笔记形式记录下来的、 无意中听到的零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