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催促】延安急电来
陆明远关于敌军向渭北方向大规模集结的初步分析结论,连同部分经过筛选、能佐证判断的文件照片内容,被江静云以最高密级编译成电码,在次日凌晨通过那台隐藏在聋哑老婆婆家灶膛夹壁里的电台,发往了延安。
电波承载着“长安小组”重建后获取的第一份具有战略价值的情报,穿透西安沉沉的夜幕,飞向陕北。
然而,没等陆明远稍微喘口气,没等他进一步构思如何从胡凌风或周鹤翔那里获取更核心的机密,仅仅隔了一天,延安的回电就如同一声急促的警铃,在深夜时分骤然响起。
西仓巷深处,聋哑老婆婆那间弥漫着柴火气息的灶间里。江静云戴着耳机,全神贯注地接收着信号。她的手指在电键旁微微绷紧,原本沉静的面容随着信号的持续,渐渐笼罩上一层凝重。
信号很强,很急。编译出的电文内容,更是让她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接收完毕,确认无误后,她迅速销毁了底稿,将编译出的电文密码转抄到一张极薄的棉纸上,藏入发髻,然后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里。
第二天,德裕典当行后院,那间作为紧急联络点的偏房内。
陆明远展开了江静云带来的密电译文。台灯下,他的眉头随着阅读的深入而紧紧锁起。
电文开头照例是简短的肯定:“情报已悉,判断基本准确,甚慰。”
但紧接着,语气陡然转为急迫:
“敌动向已明,然关键未解。其渭北攻势之确切主攻方向、战役发起之具体时间、以及后续梯队之完整部署,为我当前最急需之核心情报。西北战局已至关键转折,一着之差,或关乎全局。望你部克服万难,不惜代价,火速查明上述事项,及时上报。此令,十万火急!”
“不惜代价”、“火速查明”、“十万火急”!
每一个词都像沉重的鼓点,敲击在陆明远的心上。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电文背后,延安首长们焦灼的目光和西北野战军将士们枕戈待旦的巨大压力。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早一分钟拿到准确情报,就可能多一分胜算,少流许多鲜血。
这份急电,是对他们之前工作的肯定,但更像是一道不容置疑、必须完成的死命令!它将一副千钧重担,毫不留情地压在了“长安小组”尚且稚嫩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