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析]拼图见端倪
德裕典当行二楼,夜深人静。厚厚的窗帘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只有书桌上那盏台灯,在陆明远身前圈出一片专注的光域。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略带刺鼻的化学药水气味。桌面上,摊开着几张刚刚冲洗出来的照片,影像还有些湿漉漉的。照片上,是翻拍的档案文件,字迹在微缩拍摄和放大冲洗后略显模糊,但关键信息尚可辨认。
陆明远俯身其上,鼻尖几乎要碰到照片,手中拿着一支红蓝双色铅笔和一把放大镜。他的神情专注而凝重,如同一个考古学家在解读失传千年的古老文字。
旁边,摊开着那本作为密码母本的《旧唐书》,以及一张他亲手绘制的、标注着诸多问号和虚线箭头的关系图。
“第31军所属第94师……先头部队已抵达铜川以北……第1军所属第78师……正在富平、蒲城一带集结……第76师……后勤补给线重点保障耀县至黄陵段……”
他低声念着照片上的文字碎片,手中的红蓝铅笔迅速在态势图上做出标记。红色代表已确认的敌军部队番号和位置,蓝色代表推测的调动方向和可能的意图。
这些由周鹤翔冒死拍摄来的文件,大多是些部队调动的备案记录和后勤申请汇总,并非完整的作战计划。它们像一堆散乱的、残缺的拼图碎片。
但陆明远要做的,就是从这些碎片中,还原出完整的图像。
他首先进行交叉比对。将照片上的信息与小石头之前报告的“拉大炮的卡车往西边去”、梅姐听来的“城西大营后勤延迟”、以及省立图书馆馆员赵先生提及的“调阅陕甘交界县志舆图”等所有线索放在一起审视。
方向一致!动机吻合!
所有的碎片都隐隐指向同一个结论:敌军确实在向渭北高原方向秘密而迅速地集结兵力!其规模,远不止一两个师的调动,很可能是以军为单位的战役级部署!
他的目光聚焦在态势图上渭北高原那片区域。那里山塬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是屏护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敌军在此大规模集结,意图何在?
是企图以此为跳板,北上寻找我西北野战军主力决战?还是预感我军可能南下,抢先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线?
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西北战场的战略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陆明远的心脏因这个判断而加速跳动。这份情报的价值,毋庸置疑!
然而,随着分析的深入,他的眉头却越皱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