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233章 莫卧儿的商站

第233章 莫卧儿的商站(1 / 2)

孟春的马德拉斯港,热风裹着檀香与海盐的气息扑面而来。“云鲸号”的蒸汽明轮搅动着孟加拉湾的海水,泛出翡翠般的涟漪,烟囱里喷出的白汽在南亚的烈日下迅速蒸腾,像给湛蓝的天空蒙上一层薄纱。

码头上早已排开盛大的迎接队伍。莫卧儿王朝的总督法鲁克坐在披红挂彩的大象背上,头戴镶着钻石的头巾,锦缎长袍上用金线绣着波斯文的诗句。他身后跟着百名手持长矛的卫兵,矛尖的银饰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还有十几个捧着香料匣子的侍从,走一步就洒一把玫瑰花瓣,香气浓得化不开。

“尊贵的东方使者,欢迎来到莫卧儿的土地!”法鲁克的声音透过翻译传来,带着波斯语特有的卷舌音。他从大象背上下来时,踩着铺在地上的丝绸地毯,目光却始终没离开“云鲸号”——这船没有帆却能破浪而来,明轮转动的“哗啦啦”声,比他收藏的波斯沙漏更让人心惊。

郑伟站在跳板尽头,身后的水兵抬着两只描金木箱。打开箱盖,一匹匹云锦在阳光下流转,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妆花缎,有“葡萄纹缠枝”的库锦,最惹眼的是匹月白杭绸,摸上去像揉碎的月光。

“这是云朝皇帝的赠礼。”郑伟指着另一箱,里面是五门崭新的后膛炮,炮身刻着云纹,“还有这个,比波斯的火炮射程远三成,装弹快两倍。”

法鲁克的眼睛亮了。他上个月刚和波斯人打了场仗,对方的火炮让莫卧儿军队吃了大亏,此刻摸着冰凉的炮管,指尖都在发颤:“这铁家伙……真能打八里地?”

“您可以试试。”郑伟笑着示意水兵演示。王大锤扛着炮弹走过来,“哐当”一声填进炮膛,拽动引信绳——远处的靶船应声炸开,木屑混着浓烟冲上天空,比波斯火炮的轰鸣响了不止一倍。

“太好了!”法鲁克拍手叫好,突然凑近郑伟,压低声音,“我用三箱红宝石换十门,如何?都是克什米尔的鸽血红,透亮得能照见人影!”

郑伟还没答话,旁边的商队首领老李捅了捅他的胳膊——这买卖划算,克什米尔红宝石在广州能卖天价。郑伟却摇了摇头:“总督大人,我们是来建商站的,不是来做军火生意。火炮可以卖,但得用棉花和宝石换,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他指着“云鲸号”的货舱:“我们带来了丝绸、瓷器、茶叶,想换你们的长绒棉、靛蓝染料,还有宝石。另外,想在马德拉斯建个商站,方便货物周转——租金按市价付,绝不强占一寸土地。”

法鲁克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他见多了用枪炮强抢的欧洲商人,还是头回遇见主动说“付租金”的东方使者。“成交!”他拍着郑伟的肩膀,“商站随便建,我给你们划最好的地块,靠近码头,还免税三年!”

当天下午,法鲁克就带着郑伟去看商站选址。那是片靠近沙滩的空地,旁边就是香料市场,骆驼驮着棉花袋从路上经过,铃铛声“叮铃”作响。郑伟让人丈量土地时,法鲁克的侍从送来冰镇石榴汁,用水晶杯盛着,红得像刚摘的宝石。

“你们的棉花,我们全要。”郑伟喝着果汁,对法鲁克说,“云朝的织坊缺好棉,莫卧儿的长绒棉纺出的纱,比蚕丝还细。”他指着老李,“这位是广州最大的布商,以后每月来一艘船,专收棉花。”

老李赶紧掏出样品,是匹刚织好的棉布,上面印着莫卧儿风格的花卉图案:“这是用你们的棉花试织的,总督您看,颜色多鲜亮。”

法鲁克摸着棉布,又软又密,比波斯的毛织品舒服多了:“我让农民多种棉花!你们要多少有多少!”他突然想起什么,让人扛来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是堆得像小山的红宝石,红得发黑,果然是顶级的鸽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