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72章 藩王的心思

第172章 藩王的心思(2 / 2)

“军权的事,”李茂放下酒杯,声音沉了些,“青州的三营守军,我愿交两营给朝廷调遣。织娘我派一百个去北境,只求北境的工匠能去青州,教教百姓织新式布匹。”

曹林笑着举杯:“成交。”

消息传到辽东时,慕容烈正在猎场射鹿。他儿子慕容澈刚从京城回来,手里捧着本建安书院的课本,兴奋地说:“爹,北境的学堂教‘格物’,能算出来弓箭的射程,还能造比咱们的强弓射程远一倍的弩!”

慕容烈一箭射偏了鹿,皱着眉问:“李茂那老狐狸真把军权交了?”

“交了两营呢!”慕容澈翻着课本,“听说北境的玉米种在青州试种成功了,亩产千斤!爹,咱们辽东也多山地,要不……我去建安书院读书吧?学了本事回来,咱们也种玉米,造强弩!”

慕容烈看着儿子眼里的光,又想起去年冬天,北境的商队带着棉衣、粮食来辽东互市,那些棉衣又轻便又暖和,比他们自己缝的羊皮袄强多了。他沉默半晌,拍了拍儿子的肩:“去吧,好好学。回来给爹造把能射三里地的弩。”

没过多久,慕容烈的奏折就送到了京城:愿送五百骑兵编入断云军,换北境的农技官和工匠入辽东。

紧接着,江南的靖王、西蜀的惠王也纷纷上书。有的愿开放盐井,换北境的水车图纸;有的愿出资办学,求建安书院派先生去任教。连最桀骜的云南王,都送了本地的铜矿样本,问能不能合作开矿。

朝堂上,大臣们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无不感慨。以前提起藩王,谁不是头疼?如今倒好,一个个主动递橄榄枝。

只有曹林知道,不是藩王们转性了,是他们看清了——硬扛没有出路,合作才能让辖地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人心这东西,比刀枪更难抢,也比地盘更牢靠。

这日,曹林站在建安书院的操场上,看着慕容澈和一群少年学子比划着新学的拳法,旁边的农技官正在给江南来的学子讲解玉米的种植技巧。阳光洒在他们脸上,少年们的笑声清亮得像风铃。

沈砚走过来,递上最新的奏折:“王爷,云南王说,愿意把金矿的三成收益用来修驰道,连通北境。”

曹林接过奏折,望向远处——那里,断云军的士兵正护送着商队出发,车上装着北境的农具、种子,要运往各地。驰道上的马车络绎不绝,扬起的尘土里,仿佛都带着日子越过越旺的热气。

他笑了笑,将奏折折好:“告诉云南王,驰道修通了,北境的织机、水车,优先给他送去。”

藩王的心思,从刀光剑影变成了粮种、织机、学堂。这天下,好像在不知不觉间,就换了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