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商政司税收,三成给民政,三成给军政,四成留作周转。
写完,他让人把木榜挂在聚义楼门口,红笔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末尾还加了句:“谁越界,谁受罚——轻则罚俸,重则贬职。”
百姓和商户围过来看热闹,七嘴八舌地议论:
“这下好了,三司各管一摊,再不会乱糟糟了。”
“军政司的兵不能随便用,民政司的钱也不能乱花,规矩明明白白的。”
“我看这断云寨,比官府的规矩还严呢!”
规矩立了没几天,就有人差点越界。军政司的一个小队长,想强征聚宝市的马车运武器,商政司的账房拦住他:“按规矩,得付银子租,一匹马一天两钱,少一分都不行。”
小队长不服气,吵到赵虎那里,赵虎听完,照着他屁股踹了一脚:“没看见聚义楼的木榜?强征就是越界,去给商户赔罪,再把租金补上!”
民政司修水渠时,借了八十名士兵,三天到期准时送回,还每人送了双新布鞋当谢礼,赵虎见士兵们没耽误操练,乐呵呵地收下了。
商政司给军政司送铁矿时,特意多送了五斤,说是“上次耽误造枪的赔礼”,赵虎也不推辞,转头就让铁匠坊多造了十个手雷,送了两个给商政司当护卫用。
这天傍晚,曹林路过聚义楼,见刘先生、赵虎、诸葛红月正围着木榜说话,脸上都带着笑。
“刘先生,水渠挖得咋样了?”曹林问。
“托大当家的规矩,三天就挖通了,试了水,能浇两千亩地!”刘先生笑得眼睛眯成条缝。
赵虎拍着胸脯:“军械库的手雷补足了,昨天试炸了一个,威力比以前还大!”
诸葛红月拿出新账本:“这个月税收涨了两成,给民政司和军政司的银子都加了,周转的钱也够了。”
曹林看着木榜上的红笔字,又看了看三人默契的样子,忽然觉得,这规矩就像水渠的堤坝——看似限制了水流,实则让水更稳、更远地流到该去的地方。
夕阳的光落在木榜上,“谁越界,谁受罚”几个字泛着暖光。聚宝市的炊烟升起,士兵操练的呐喊、工匠打铁的叮当、商户讨价还价的吆喝,混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歌。
断云寨的三司,就像三个咬合的齿轮,在规矩的约束下,稳稳地转动起来,带着整个寨子,往更结实的未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