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分层炼精铁(1 / 2)

铁矿的日产量从五十车飙到两百车时,冶炼坊的烟囱却像喘不过气的老人,冒出的黑烟又稀又淡。曹林站在坊外的土坡上,看着工匠们把矿石、木炭一股脑扔进炉膛,炼出的铁疙瘩带着密密麻麻的气孔,敲一下就掉渣,眉头拧成了绳。

“这就是你们炼的铁?”他拿起一块冷却的铁锭,用手指就能抠下碎屑,“用这玩意儿造农具,用半年就断;造武器,还没上战场就折了,留着何用?”

冶炼坊的老匠头脸涨得通红,嗫嚅道:“历来都是这么炼的……矿石和炭混着烧,能成铁就行……”

“不行。”曹林把铁锭扔回废料堆,“从今天起,改‘混炼’为‘分层冶炼’。”

他让人把炉膛改造得更深,分上下两层:下层烧硬木炭(火力更猛),中层铺铁矿石,上层留通风口。“第一步,先炼生铁。”曹林给工匠们示范,“矿石在高温下熔化,杂质沉底,炼出的铁水直接倒进模具,铸成厚实的生铁块——这玩意儿脆,但硬度高,适合做基础构件。”

等生铁块冷却,他又让人把铁块放进另一座炉膛,里面铺满碎木炭,温度控制在比熔化低一些的程度。“第二步,提纯精铁。”曹林用长钳翻动铁块,“让木炭的碳慢慢渗进铁里,把杂质‘吸’出来,每天翻动三次,连续炼七天。”

七天后,第一批精铁出炉。曹林让人把铁锭扔进水里,“滋啦”一声腾起白雾,冷却后拿起一看:铁锭表面光滑如镜,用锤子猛砸,只弯不折;用钢锉打磨,露出的断面细密如绸,再没有气孔。

“测测纯度。”曹林让人取来一小块,用他特制的“比重法”(对比同体积铁和水的重量)测算,结果出来时,老匠头惊得手里的钳子都掉了:“纯度……85%?!”

要知道,以前最好的铁也就60%纯度,这一下凭空提升了25%!

分层冶炼的法子在坊里推开来,工匠们分成两拨:一拨专炼生铁,一拨负责提纯精铁。炉膛里的火苗舔着炉壁,映得工匠们脸上发亮,炼出的精铁堆成了小山,敲上去“当当”作响,声音清脆得像铃铛。

“这铁能当镜子照了!”有个年轻工匠捧着精铁锭,兴奋地对着自己的脸比划,引来一片笑声。

产量和质量都上去了,曹林又给冶炼坊立了新规矩。他让人做了本厚厚的登记簿,封面烫着“断云寨精铁出入账”七个字,由商政司派来的账房掌管。

“第一条,”曹林站在精铁堆前,对着工匠和商户们宣布,“所有精铁,优先供应断云寨铁匠坊。他们要造线膛枪、马刀、炮管,缺了精铁,弟兄们的命就少了层保障。”

铁匠坊的人当场拍板:“以后每月要三百斤精铁,造新枪!”

“第二条,”曹林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州府商人,“剩余的精铁允许外销,但必须由商政司登记:买主是谁、用途是什么、运到哪里去,一笔一笔记清楚,少一个字都不行。”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严厉:“谁敢私下交易,尤其是买去造兵器的,别怪我曹林不留情面。”

商户们纷纷点头,心里却各有盘算——断云寨的精铁又韧又坚,不管是打农具还是造器皿,都比别处的强,就算登记麻烦,也得抢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