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63章 规矩里的人心权衡

第63章 规矩里的人心权衡(2 / 2)

县城的百姓听说要修水泥路,比过年还热闹。临街的商户早早把门口的杂物清走,有店铺老板主动送来茶水,说“盼这条路盼了十年,总算能实现了”。县太爷让人在县城中心搭了个台子,敲锣打鼓地搞了个开工仪式,还请了戏班唱戏,想借此挽回些“为民办事”的名声。

施工队一进场,就显出了断云寨的规矩。先在路边插了木牌,写着“施工期间请绕行”,又用绳子围起施工区,不让闲人靠近。工匠们按图纸放线,民夫们跟着挖地基,铁锹下去,冻土块溅得四处都是,却没人抱怨——这些民夫大多是县城周边村子的,县太爷按断云寨的规矩,给他们开工钱,管三顿饭,比在家种地划算。

修路的日子里,县城天天像个大集市。孩子们围着施工队看新鲜,对着搅拌水泥的机器指指点点;老太太们搬个小马扎坐在路边,看着路面一点点铺起来,嘴里念叨着“这下雨天不用蹚泥了”;连县太爷都天天来工地转,看着水泥路面一天天向前延伸,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有天夜里下大雨,县太爷担心新铺的路面被冲坏,披着雨衣跑到工地,却见施工队的人早用油布把路面盖得严严实实,还挖了排水沟。王二柱正带着工匠检查排水口,见了县太爷,笑着说:“县太爷放心,咱断云寨的活计,经得住老天爷验。”

县太爷看着他们浑身湿透的样子,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让人送来两坛好酒,说“给弟兄们暖暖身子”。王二柱没推辞,分发给民夫和工匠,却叮嘱:“明天还得干活,少喝点,别误事。”

一个月后,县城的主干道修通了。从南门到北门,两丈五宽的水泥路平平整整,阳光照在上面,能映出人影。通车那天,县太爷让人赶了辆装饰着红绸的马车,自己坐在里面,从南门走到北门,一路引来百姓欢呼。

“曹大当家,您这施工队真是神了!”县太爷拉着特意赶来的曹林,在新铺的路上来回走,“你看这路,光脚走都不硌得慌!我让人用锤子敲了敲,比青石板还硬!”

曹林笑着点头,目光扫过路边的商户。绸缎庄的伙计正在搬货,马车直接停在门口,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卸在街口扛进来;粮铺的掌柜雇了辆独轮车,轻松地把粮食推到仓库,不用再担心陷在泥里。最热闹的是县城的集市,以前只有逢五逢十才开,现在天天有人来,说是“路好走了,多远都愿意来逛逛”。

这条路也一直修到了断云寨,让断云寨的商品也能更快的让更多的人知道。

县太爷请曹林在县城的酒楼吃饭,席间喝多了,拍着胸脯说:“曹大当家,以后清溪县有啥事,您尽管开口!咱县城的税吏要是敢刁难聚宝市的商户,您告诉我,我扒了他的官服!”

曹林没接话,只是举杯:“希望这条路,能让清溪县的百姓日子越来越好。”

离开县城时,夕阳正落在水泥路上,把路面染成金红色。马车驶在上面,平稳得几乎感觉不到颠簸,曹林掀起车帘,看着路边嬉笑的孩子、忙碌的商户、巡逻的衙役,心里清楚:这条路修的不只是路,是断云寨与官府之间的平衡,是让“规矩”深入人心的过程。

费用各出一半,看似是钱的事,实则是让县太爷明白——断云寨不强求谁依附,但想借势,就得按规矩来。你出你的银子,我出我的力,彼此平等,互相借力,这才是长久之道。

远处的聚宝市已经亮起了灯笼,与县城的灯火连成一片,像两颗靠得越来越近的星。而连接它们的水泥路,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人心、利益、希望,都串在了一起,朝着更热闹的日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