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机巧惊世(1 / 2)

铁匠铺的炉火三个月没熄过。曹林把铺子里的石碾子挪到角落,腾出的空地摆满了奇形怪状的铁件——有能弯折的金属轴,有大小不一的齿轮,还有个带着滑块的铁架子,引得路过的断云卫频频探头,却被老周拦在门外:“大当家说了,里头的东西,多看一眼都算犯规。”

铺子里,曹林正拿着炭笔在木板上画万向轴的剖面。小铁和三个最机灵的徒弟围在旁边,眼睛瞪得溜圆。木板上,两个十字交叉的铁环被一个轴承连在一起,旁边标着“可转任意方向”。

“这玩意儿叫万向轴。”曹林用手指转动画中的铁环,“水车的动力是直线转,可咱们要让它带动其他方向的机器,比如横向的冲床、竖向的转床,就得靠它拐弯。铁环要打磨光滑,轴承里得抹牛油,减少摩擦。”

小铁捏着块铁皮比划:“也就是说,不管轮子往哪转,这轴都能把劲儿传过去?”

“就是这理。”曹林点头,“你们先打个小的试试,铁环要淬火,保证硬而不脆。”

徒弟们立刻开工,锻打、打磨、淬火,忙得满头大汗。曹林则蹲在另一堆铁件旁,摆弄着大小齿轮:“齿轮也有讲究,大齿轮带小齿轮,转得快;小齿轮带大齿轮,力气大。比如水车的轮轴转得慢,但力气大,想让冲床的锤头打得快,就得用大齿轮带小齿轮,把速度提上去。”

他用两个竹片做成简易齿轮,演示着咬合转动:“齿牙的角度要准,不然会卡住,还会磨坏。你们用样板画好再凿,误差不能超过半分。”

老周在一旁听得咋舌。他打了一辈子铁,只知道“使劲砸”,从没听过“力能拐弯”“大小齿轮不一样快”这些道理,此刻看着曹林手里的竹片齿轮转得顺畅,突然觉得自己以前的铁都白打了。

半个月后,万向轴成了。小铁举着那个能灵活转动的金属轴,在水车的传动链上一试,原本只能单向转动的齿轮,竟能带着横向的铁架左右移动,引得铺子里一片欢呼。紧接着,变速齿轮组也成了,大齿轮慢悠悠转一圈,小齿轮“呼呼”转十圈,力的大小和速度,真能像曹林说的那样“变来变去”。

“该做冲床了。”曹林拿出新图纸。这台水力冲床比水车复杂十倍:由水车带动齿轮,通过万向轴改变方向,再用凸轮和连杆,把圆周运动变成锤头的上下运动,最后用弹簧复位——这样,锤头就能“砰砰”地反复冲压铁坯,比人工捶打既快又匀。

徒弟们照着图纸,把一个个零件拼起来。当最后一根销子插上,曹林让人引水驱动,只听“咔哒、砰!咔哒、砰!”的声响,锤头真的上下起落,一下下砸在铁坯上,没一会儿就把一块铁板砸成了薄片,边缘齐整得像用刀裁过。

“我的娘!这比十个铁匠还快!”老周摸着那薄片铁板,手都在抖。以前打块铁板,得两个徒弟抡大锤砸半天,现在水力冲床一刻钟能出二十块,力道还一模一样。

冲床成了,转床紧随其后。这台机器能让铁坯固定在轴上旋转,再用刀具贴着旋转的铁坯切削,没一会儿就能把一根圆铁条车成光滑的轴销,连最精细的螺纹都能车出来。小铁试着车了个螺栓,拧进螺母里,严丝合缝,比手工搓的强百倍。

“有了冲床和转床,咱们能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曹林从怀里掏出一张新图纸,往桌上一扔,“比如这个——火枪。”

图纸上的火枪画得细致:枪管、枪机、扳机、撞针,甚至连火药池都标得清清楚楚。老周和徒弟们凑过来,看着那根细长的枪管,又看看转床,突然明白了——这枪管得用转床车出膛线,枪机的零件得用冲床冲压,以前手工做不了的精细活儿,现在有机器帮忙,真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