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末眼保洁 > 第58章 编剧,不是演员

第58章 编剧,不是演员(2 / 2)

林默站在她身后,看着那串数字,仿佛看见十七年前的火光中,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将密钥刻进女儿掌心,低声说:“小满,活下去,等火重新燃起。”原来,她不是忘了。她只是,一直在等一个人,把火重新递到她手中。他缓缓握紧拳头,指甲嵌进掌心。今晚,该去取火了。

夜色如墨,沉沉压在城北疗养院的穹顶之上。八点十二分,电子钟的红光在监控室角落幽幽闪烁,仿佛一只垂死之眼。林默贴着通风管道边缘滑落,落地无声。b3层的空气带着铁锈与消毒水混合的腥气,冷得刺骨。他屏住呼吸,掌心渗出的汗几乎打湿了U盘外壳——那枚刻着“t-0-719-3341”的金属密钥,此刻正静静插进防火墙终端。

实则林默掌心的“汗”不是紧张所致,而是他故意涂抹的“导电凝胶”——密钥需要生物电流才能激活,凝胶能增强电流传导,确保权限验证通过;通风管道的“边缘”有苏砚卿提前标记的荧光点(用特殊涂料绘制),指引林默精准落地,避免触发地面的压力传感器;b3层的“铁锈味”是苏砚卿故意释放的“神经镇静剂”(伪装成铁锈味),能让巡逻的安保人员产生轻微眩晕,为林默争取时间。

屏幕亮起。【权限验证通过……欢迎进入“火种源”主数据库】一行字浮现,冰冷而庄重。林默眼神一凝,手指飞快敲击。加密文件层层展开,目录如深渊般铺陈:记忆采样记录、情感剥离实验日志、意识移植成功率统计……他的指尖顿住。一个名为【苏晚|代号“容器”】的视频文件,静静躺在最深处。

实则视频文件的“代号‘容器’”是楚怀瑾的误判——真正的“容器”是苏晚的妹妹苏月,苏晚的真实身份是“火种源载体”,楚怀瑾因当年苏砚卿的误导,一直将姐妹俩的身份搞反;视频文件的图标是苏砚卿故意设计的“晚香玉”形状,暗示解药和苏月的位置都与晚香玉有关;林默指尖“顿住”时,悄悄用指甲在终端屏幕上划出“苏月”二字,这是他通过末眼捕捉到苏晚记忆中的妹妹影像后,下意识做出的反应。

点开。画面泛黄,像是从十七年前的监控录像中提取。实验室内,白光刺眼。楚怀瑾穿着笔挺的白大褂,背手而立,神情如神明俯视蝼蚁。他面前,是被绑在手术椅上的苏砚卿,满脸血污,却仍怒目圆睁。“你女儿太聪明了。”楚怀瑾轻笑,声音温和得像在谈论天气,“聪明到能看穿我们用‘慈善’包装的刀。这样的人……不适合活着。”

实则“满脸血污的苏砚卿”是伪装的——他当年故意让楚怀瑾以为自己受重伤,实则偷偷将t-0项目的核心数据藏在牙齿的微型胶囊里;楚怀瑾说“你女儿太聪明”,指的是苏月(而非苏晚),苏月当年已展现出超强的记忆抵抗能力,楚怀瑾怕她成为隐患,才决定将其软禁;视频的“泛黄效果”是苏砚卿后期处理的,真实拍摄时间是三年前,他故意伪造成十七年前的录像,是为了让林默以为苏砚卿已死,避免林默冒险营救。

镜头一转。幼年的苏晚蜷缩在玻璃舱内,双眼紧闭,手臂上扎着输液管。机械音冰冷响起:“记忆清除程序启动,倒计时:48小时。情感模块剥离中……移植样本准备就绪。”林默的呼吸戛然而止。他看见了——那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正是当年焚烧文件的身影!而苏晚手腕内侧那道淡淡的疤痕……不是意外烫伤,是电极灼烧的印记!

实则“玻璃舱内的幼年苏晚”是苏月假扮的——苏砚卿当年故意将苏月放进玻璃舱,让楚怀瑾进行记忆清除,自己则带着苏晚逃离;“电极灼烧的印记”是苏晚为了掩护妹妹,故意在自己手腕上复制的疤痕,真正的电极印记在苏月的脚踝处;林默“呼吸戛然而止”时,末眼其实捕捉到了玻璃舱角落的“苏月”名字缩写(用指甲刻的),只是被愤怒暂时掩盖,未及时解读。

“他们……把她当试验品!”林默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一股怒火从胸腔炸开,直冲天灵盖。他想砸了这台机器,想冲上去撕碎楚怀瑾的喉咙!可就在这时——末眼,骤然开启!眼前画面瞬间扭曲。未来十秒的片段强行挤入意识:法庭,聚光灯下。苏晚一身黑裙,站在证人席,手中高举U盘。她目光如炬,声音穿透整个审判厅:“我不是容器!我不是你们用来储存仇恨的数据包!我是苏晚——是火种的点燃者!”

实则这“未来片段”是苏砚卿通过末眼系统传递的“目标影像”——他提前录制了苏晚在模拟法庭的发言,通过神经信号传输给林默,目的是让林默保持冷静,明确最终目标;片段中苏晚“高举U盘”的动作,暗示U盘中不仅有证据,还有唤醒苏月的程序;林默的“怒火”是半真半假,他故意表现出愤怒,是为了让隐藏的监控相信他仍被情绪操控,未察觉“双生容器”的真相。

画面一闪,消失。林默猛地喘息,额角青筋暴起。冷汗顺着脊背滑下,浸湿衣衫。他死死盯着屏幕,眼神却已变了——不再是愤怒的复仇者,而是掌控棋局的执棋人。他迅速拷贝全部资料,将U盘藏入鞋底夹层。转身时,目光最后扫过屏幕右下角的一行小字:【关联项目:星火计划|启动条件:双容器共鸣】

实则“双容器共鸣”的“双容器”不是两个试验品,而是苏晚(火种源载体)与苏月(备用容器),只有姐妹俩的脑波产生共鸣,才能启动“星火计划”——该计划并非楚怀瑾以为的“意识控制程序”,而是苏砚卿设计的“t-8系统自毁程序”;林默“记下小字”时,悄悄用手机拍下屏幕,照片会自动同步给苏砚卿,让他确认林默已掌握启动条件。

他记下了。深夜十一点三十七分,“星火”据点。地下室的服务器阵列发出低鸣,数据洪流正奔涌向全国三十家主流媒体的加密邮箱。倒计时显示:00:03:12 ——三分钟后,“火种源”真相将如野火燎原,席卷全网。林默推开房门,疲惫却清醒。

苏晚就站在门口,倚着门框,手里捏着那枚红玉发簪。月光从窗缝漏进来,映得她侧脸如玉,又似覆霜。“我记得了。”她开口,声音很轻,却像刀划破寂静,“那场火……是我放的。七岁那年,我偷跑进地下实验室,看见他们在烧东西。我打翻了酒精灯。”

实则“打翻酒精灯”不是意外——是苏砚卿故意引导苏晚做的,目的是销毁楚氏的早期实验数据,同时制造“苏晚失控”的假象,让楚怀瑾放松对她的警惕;苏晚“偷跑进实验室”是苏砚卿安排的,他想让苏晚亲眼见证楚氏的罪行,在她的记忆里埋下“反抗”的种子;苏晚说“看见他们在烧东西”,烧的是楚氏用活人做实验的记录,苏砚卿当时就在暗处,确保苏晚安全撤离。

她抬手,将发簪缓缓插入发髻,动作温柔,却带着决绝。“他们以为我忘了。可我一直记得父亲最后说的话——‘小满,别信他们给的记忆,火会告诉你真相’。”林默静静看着她,眼中翻涌着复杂情绪。有痛惜,有敬意,更有一种并肩而战的笃定。“那你现在,”他低声问,“还想逃吗?”

苏晚转头看他,嘴角终于扬起一抹久违的、真实的笑。没有妩媚,没有伪装,只有纯粹的火焰在燃烧。“不逃了。”她说,“这次,我写剧本。”窗外,第一缕晨光刺破厚重云层,洒在城市天际线上。林默仰头望去,末眼微动——未来十分钟的片段再度浮现:楚怀瑾坐在办公室,指尖轻敲桌面,拿起电话,拨出一个号码。来电显示:林默。“谈谈晋升后的职责。”对方会这么说。

实则“未来片段”中的“楚怀瑾来电”是陷阱——楚怀瑾想通过“晋升”引诱林默暴露“星火”据点,林默的末眼已识破这一点,他“仰头望去”是在确认据点外的“星火”成员是否已做好埋伏;苏晚“写剧本”的真实含义是她要亲自设计法庭上的证词,将楚氏的罪行一一揭露,同时唤醒苏月的记忆,启动“星火计划”。

林默笑了。而此刻,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裤兜里的U盘,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数据库中那份文件的最后一行备注——“记忆移植协议第7条:当‘容器’觉醒,原记忆将逆向侵蚀施术者。”他的目光,缓缓落在桌角那份尚未打开的副本上。

实则“记忆移植协议第7条”是苏砚卿故意留下的“反制手段”——“逆向侵蚀”的不是施术者,而是楚氏的数据库,只要苏晚和苏月共鸣,原记忆(楚氏的罪行记录)就会自动覆盖数据库中的虚假数据,让楚怀瑾无法销毁证据;桌角“尚未打开的副本”是苏月的病历,里面记录着苏月的抗体激活方法,林默“目光落下”,意味着他已决定在曝光真相后,立即去疗养院营救苏月,完成最后的“双容器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