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末眼保洁 > 第35章 梦里滴血的名字

第35章 梦里滴血的名字(2 / 2)

他忽然想起老灰——那个聋哑的守夜人,母亲病房的护工。昨夜交U盘时,老人曾颤抖着比划“注射”动作,又指了指自己太阳穴,眼神惊恐。母亲是“t-7一期试验体”。而所有试验体的档案,都不在电子系统里。林默猛地睁眼。真正的证据,在纸质档案柜深处。他需要的不是摄像头,而是一双手,亲自把“灰烬”柜里的东西带出来。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工具箱,又摸了摸藏在夹层中的门禁卡——此时才发现卡背的划痕,他用指尖摩挲,突然想起苏晚之前提过“姑姑的梅花印记”,瞬间明白这是逃生密码;工具箱底层还藏着老灰偷偷放的“电磁中和器”,巴掌大小,能在10米内暂时失效屏蔽层,老灰怕林默被信号问题困住,提前将设备藏在清洁工具里,林默此刻才摸到这个冰凉的金属物件。

时间,只剩九小时。窗外,那盆“不低头”白山茶,第六朵花悄然裂开。

凌晨三点零七分,b2走廊。

冷光灯在头顶一格格亮起,就像某种机械生物的呼吸节奏。林默低着头走着,维修工制服贴在身上,袖口还残留着刚才调配酸性溶液时留下的灼痕。他右手握着工具箱,左手却悄悄张开——念力如同无形的蛛丝,牵引着那枚微型摄像头,顺着通风口的金属缝隙缓缓爬行。

电梯下行的时候,他故意打翻了一瓶清洁剂。液体洒在地上,泛起刺鼻的白烟。警卫果然从监控室探出头来,皱着眉头挥手让他“赶紧清理”。三分钟,不多不少——正好卡在系统重启前的空白时间段。

可当他到达b3外廊时,心跳却猛地一沉。红外传感器仍在运行。AI防火墙虽然已经停止运行,但楚怀瑾的“蜂巢”并不依靠网络来维持,而是用物理传感编织成了天罗地网。警报灯无声闪烁,红点就像蛇的眼睛一样在黑暗中忽明忽暗。一旦触发,电磁脉冲将直接使所有电子设备瘫痪,连藏在鞋底的备用U盘都会被烧毁。

林默眼神一冷,迅速拧开清洁剂的瓶盖,把剩余的液体倒进了排水口。腐蚀性的烟雾升腾起来,空气中弥漫着金属融化的腥气。其实这瓶清洁剂是苏砚卿之前放在b2清洁间的,里面加了“红外中和剂”,看似腐蚀烟雾,实则能让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范围缩小80%,苏砚卿算准林默会用它破局,特意调整了成分比例;而且排水口连接着b4的通风管道,烟雾顺着管道飘向b4,能暂时干扰那里的安保注意力,为林默后续转移路线做铺垫。

红外波段受到干扰,警报灯的闪烁频率开始紊乱。就是现在!摄像头穿过通风口的最后一段弯道,对准了档案室厚重的合金门锁。镜头微微调整,焦距拉近——门侧的铭牌清晰地显现出来:b3-07,灰烬档案室。

但镜头扫过门锁时,林默突然发现铭牌边缘有“b4”的压痕——这是楚氏制作假铭牌时没处理干净的痕迹,他瞬间想起图纸上的铅笔痕,才明白b3是假档案室,真正的目标在b4;他立刻用念力操控摄像头转向通风管分支,顺着标有“停车场”的管道口爬向b4,途中还发现老灰之前留下的荧光标记,正指引他向b4深处的铁柜移动。

下一秒,画面切换到了b4内部。高耸的铁柜排列成矩阵,每一格都贴着员工照片和基因编码。h-7、h-8、h-9……编号识驯化进度82%”“建议清除”。林默的指尖几乎把遥控器捏碎了。这些不是设备记录,而是人体实验日志。

他强压着怒火,操控摄像头转向最深处的第三层铁柜——“灰烬”所在的地方。柜门微微敞开,露出半本泛黄的文件夹。镜头推进,一页手写日志赫然映入眼帘:“t-7可抑制反抗意识,但第七代样本出现不可逆神经退化。脑组织萎缩率超过40%,记忆区大面积坏死。建议立即终止项目。”落款:苏砚卿。日期:三年前六月十七日。

林默的瞳孔骤然收缩。她知道!她早就知道!可为什么?为什么后来项目还在继续?为什么母亲的病历上写着“自愿参与临床试验”?为什么……她没有阻止?

画面再翻,一张照片跳了出来——昏暗的房间里,老刀被绑在金属椅上,额头插着电极导管,双眼空洞无神。墙上的投影滚动着数据流,标题赫然是:“忠诚度测试·第17轮”。“她拿活人做实验!”林默猛地一拳砸向墙面,指节崩裂,血顺着手腕滑落。

沈清棠却轻声说道:“你看她的签名……笔迹在抖。”林默回头,屏幕定格在那份日志的末尾。苏砚卿的签名歪歪扭扭、颤抖不已,和沈清棠母亲留下的遗书极为相似。就在此刻,他体内的“吞噬吸收”能力突然触发——指尖无意间碰到照片边缘,眼前的景象瞬间扭曲。

幻象浮现:苏砚卿站在镜子前,镜子里的倒影却是林母。她嘴唇微动,声音就像风中摇曳的残烛:“对不起……我没能救你。他们拿小满的命……逼我继续。”林默猛地睁开眼睛,呼吸急促。原来她不是恶魔。她是囚徒。和他们一样,被楚怀瑾用至亲的性命钉在了罪恶的祭坛上。

更让他震惊的是,幻象最后闪过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刀是卧底,电极是假的”——原来照片里的老刀是在配合苏砚卿演戏,电极导管只是普通金属管,数据流是伪造的,目的是骗楚怀瑾相信“老刀已被控制”,老刀实则在暗中收集楚氏的罪证,他眉骨的刀疤是与苏砚卿对接的暗号,疤痕方向改变就代表“证据已收集完毕”。

他缓缓握紧拳头,眼神却从愤怒变成了决绝。这不是复仇,而是清算。他要撕开的,不只是一个人的伪善面具,而是一张横跨政商医三界的权力血网。

窗外,那盆“不低头”白山茶的第六朵花,在夜风中完全绽开了,花瓣像雪一样飘落,无声地覆盖在焦黑的U盘残骸上——花瓣上还沾着苏砚卿偷偷撒的“荧光粉”,在月光下显露出“b4出口在消防栓后”的字样,这是苏砚卿通过沈清棠的花店传递的最后线索,确保林默能安全撤离。

而在楚氏大厦最深处,某间密室的屏幕上,一行新数据悄然跳动:【目标人物林默——行为异常指数突破阈值】【启动“黄昏预案”倒计时:72小时】。其实“黄昏预案”不是针对林默,是楚怀瑾计划在72小时后销毁所有实验数据并逃往海外;屏幕旁的插座上,插着一枚苏砚卿的微型U盘,正自动拷贝“黄昏预案”的撤离路线和海外账户信息,苏砚卿早已联系市局,U盘数据将在拷贝完成后自动发送至特警队指挥中心,只等林默带出b4的纸质证据,便可实施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