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临湖集议事会成立大会,设在集内新建的一座颇为气派的厅堂内,王伦亲自题写了“集贤堂”的匾额。
与会者约三十余人,济济一堂,可谓临湖集各方势力的缩影。
经过一番看似商议、实则主要由朱大榜引导的推举,朱大榜众望所归地当选为首任议事长。
同时,为处理日常文书杂务,又推举了一位名叫许丘的落第秀才担任常务秘书长。
此人有些才学,家境寻常,在集内以替人写状、算账为生,算是比较中立且需要倚仗梁山的人物。
紧接着,在这首届议事会上,朱大榜便按照王伦事先的授意,领着众人开始商议具体事务。
议题包括集内主要道路的拓宽与石板铺设、在各居住片区设立公共汲水点并订立用水规矩、统一集内各行业所用的度量衡器具并明确交易税则、以及筹备建立蒙学以教育集内子弟等几项关乎民生、亟待解决的要务。
一时间,集贤堂内议论纷纷,虽偶有争执,但在朱大榜的掌控与引导下,倒也初步有了些集众智、议众事的模样。
然而,当议题进行到聘请何人担任“庶务总理”,来具体执行这些决议、管理临湖集日益繁杂的日常琐事时,会场上却风云突变。
这个职位虽无品级,却关系着钱款支用、人事调度,实权不小。
各家都盯着这块肥肉,想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
提名的人选五花八门,有士绅推举自家读过几年书的子侄,有富商举荐相熟的精明账房或退职老吏。
更有人暗中串联,隐隐形成了几个小团体,试图合力推出人选,意在抗衡朱大榜的影响。
朱大榜眼见局面几近失控,心中暗骂这些人心不足蛇吞象,忘了这临湖集是谁做主。
他强压火气,宣布暂休片刻,自己则急匆匆离席,再度赶往王伦处请示。
王伦听罢朱大榜气呼呼、带着几分委屈的禀报,却并不意外,仿佛早已料到,反而笑道。
“大榜,何必动气?此事易耳。你等既在议事会上相持不下,何不将最终选择之权,交予这临湖集众人?”
“泊主,交于集中众人,岂不是更加混乱?”朱大榜更迷糊了。
“你等可将这‘庶务总理’的招聘条件、权责范围、所需处理的要务,明白张榜,广而告之,让集内所有自觉能胜任者,无论出身,皆可前来报名。”
王伦耐心说道:“而后,择一吉日,让这些报名者,在集贤堂或开阔处当众宣讲其治理方略,并需接受台下众人,尤其是议事会成员的质询诘难。”
“最后,由在临湖集拥有房产、且有固定营生、已连续居住三月以上、年满十八岁的成年男女,无论士农工商,皆可参与投票,得票最多者,便视为众望所归,由你这议事长代表议事会正式发文聘任。”
朱大榜听了这个前所未闻的法子,只觉得头更大了一圈,觉得颇为新奇复杂,耗时耗力,远不如他们几个头面人物私下商量定了,再由王伦拍板来得爽快直接。
但他见王伦态度坚决,深知这必是泊主更深一层的布局与考量,或许意在收揽民心,或许意在打破旧规,便不敢再多言,只得领命而去。
回到议事会,朱大榜将王伦的决定一说,果然引来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