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风雨同舟2(2 / 2)

电网公司反对:“电价一动,全社会成本都要上升。”

供热企业诉苦:“煤炭涨价,供热价格又不能涨,这生意没法做了。”

林辰静静听着,等大家都说完才开口:“我理解各方的难处。但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同舟共济。”

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对发电企业给予临时补贴,但要求必须保证电力供应;对供热企业加大财政支持,但必须确保供热质量。

“这个方案需要大量资金...”财政部的同志面露难色。

“钱的问题我来协调。”林辰说,“但不能让老百姓挨冻受穷。”

会后,他立即向国务院分管领导汇报。在得到支持后,又连续走访了几个部委,终于争取到专项资金。

一周后,直通车平台收到那个供暖不达标小区的感谢信:“家里暖和了,老人的哮喘也好多了。感谢政府!”

林辰把信转给全体干部:“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内保供压力越来越大。这天,周振邦把林辰叫到办公室:

“有个艰巨任务要交给你。中央决定成立能源保供工作专班,由你担任组长。”

这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林辰毫不犹豫地接下了。

工作专班成立的第一次会议,就遇到棘手问题:某个产煤大省因安全整顿,产量大幅下降。

“能不能适当放宽安全标准?”有人提议。

“绝对不行!”林辰坚决反对,“安全是底线,再难也不能碰。”

他亲自带队赴该省调研,白天深入矿井检查安全措施,晚上与地方政府研究增产方案。

在井下,他看到一个老矿工满脸煤灰仍认真检查支架,深受感动。

“老师傅,辛苦了。”

“不辛苦。”老矿工憨厚地笑,“能让大伙儿暖和过冬,值!”

这句话让林辰更加坚定。经过细致工作,该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实现了增产。

保供攻坚战持续了一个月。这期间,林辰几乎以办公室为家,只有周末才能抽空陪罗蔷蔷做产检。

“宝宝很健康。”医生看着B超说,“就是你这个当爸爸的,要注意休息啊。”

罗蔷蔷握紧他的手:“听见没?医生都让你休息。”

林辰苦笑:“等过了这个供暖季...”

十二月初,第一场雪降临北京。林辰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雪花飘落。调度中心报告,全国能源供应稳定,没有出现拉闸限电。

手机响起,是那所西北小学的校长打来的:“林局长,孩子们让我谢谢您,教室里可暖和了!”

挂断电话,林辰继续批阅文件。下一份是明年新能源发展计划的草案,他认真修改着每一个细节。

窗外,万家灯火通明。在这寒冷的冬夜,无数家庭享受着温暖和光明。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能源工作者的默默坚守。他们就像城市地下的管网,不为人知,却不可或缺。

林辰翻开新的工作笔记,写下明天的安排。保供战役还在继续,但他相信,只要心系百姓,就一定能克服万难。

风雨同舟,方能行稳致远。这是他的信念,也是千万能源人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