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标准之争(2 / 2)

林辰眼神冰冷。果然如此!“兀鹰资本”及其背后的势力,战略野心远超简单的资源抢夺。他们要的是定义游戏规则,并掌控规则之下的核心节点。

“继续密切关注‘兀鹰资本’在欧美的一切活动,特别是其与政策制定者和技术公司的关联。”林辰指示,“另外,加强对我们自身技术研发的投入和保密工作,尤其是在电池回收和下一代电池材料领域,绝不能受制于人。”

数周后,林辰亲自率领一个由中国新能源产业界代表组成的高级别代表团,飞赴布鲁塞尔,参加欧盟关于《可持续电池法规》的听证会及相关磋商。

在庄严肃穆的欧盟总部会议室内,面对满座的欧盟官员、议员和各利益相关方代表,林辰作为中方主要发言人,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

他没有情绪化的指责,而是用流利的英语,结合详实的数据和案例,阐述了几个核心观点:

首先,他承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支持建立科学、合理的电池全生命周期标准。但强调,标准必须是公平、非歧视的,应充分考虑不同资源国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避免成为变相的贸易保护工具。

其次,他介绍了NERIc在阿根廷“风之语”等项目上采用的先进环保技术、水资源管理方案和社区共享模式,并展示了初步的第三方环境评估报告。“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负责任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愿意与欧盟合作,共同完善相关标准,使其更具包容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他郑重提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和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我们呼吁,在制定这类关乎全球产业未来的重要规则时,应有更广泛的参与度,特别是来自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声音应被充分听取。单方面制定的规则,难以获得广泛认同,也无助于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他的发言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既展现了合作诚意,也坚定维护了自身和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权益,赢得了会场内不少务实派人士的颔首。

会后,一位资深的欧盟官员私下对林辰表示:“林先生,您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确实,我们需要更开放的对话。规则不应该是在密室里制定的。”

初战告一段落,但林辰知道,这仅仅是漫长博弈的开始。标准之争,关乎未来数十年的产业格局。

当他走出欧盟总部大楼,布鲁塞尔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拿出手机,看到罗蔷蔷发来的消息,是一张女儿林守玉的画。画上不再是单一的风景,而是许多不同颜色的小人手拉手,站在一个像是地球的圆圈上。

看着女儿充满和平与联结意味的画作,林辰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意。

为了下一代能生活在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世界,他必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标准战争中,为中国,也为所有追求公正的发展者,赢得应有的话语权。

前方的路,依然挑战重重,但他步伐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