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澳洲风云(1 / 2)

NERIc的运作逐渐步入正轨,林辰以其高效的决策和清晰的战略导向,迅速稳住了内部局面。他将集团业务划分为传统能源、新能源与矿产资源、国际投资与资本运作三大板块,并设立了相应的专业决策委员会,既保证了效率,也分散了风险。然而,真正的考验,往往来自外部。

第一个重大的外部挑战,很快在澳洲锂矿收购项目上爆发。

这个名为“普罗米修斯”(prothe)的锂矿项目,位于西澳洲,资源储量巨大,品位高,开采条件优越,是NERIc成立后锁定的首批战略性收购目标之一。前期谈判进展顺利,价格和技术细节都已基本敲定,进入了最后的尽职调查和协议签署阶段。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风云突变。

先是澳洲当地几家有影响力的媒体,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中国国有资本控制关键矿产资源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文章引用了所谓“专家”观点,刻意渲染NERIc的政府背景和林辰本人的“特殊身份”,将一桩普通的商业收购政治化。

紧接着,澳洲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对NERIc收购“普罗米修斯”项目进行“更严格、更长时间”的审查,理由是需要“全面评估该交易是否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

消息传来,NERIc内部一片哗然。国际业务部负责该项目的团队负责人詹姆斯·王,一位在投行历练多年、经验丰富的并购专家,急匆匆地敲开了林辰办公室的门。

“林董,情况不妙!”詹姆斯·王脸色凝重,“FIRb的审查明显是针对我们。按照惯例,这种规模的资源项目审查周期不会超过30天,但他们这次的措辞,暗示可能会无限期拖延,甚至最终否决。而且,媒体那边的风向也明显是有人故意引导。”

林辰坐在办公桌后,面色平静地听着汇报,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他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在全球范围内抢夺核心资源,必然会触动原有利益格局的神经,遭遇各种形式的阻挠是常态。

“查到背后推手了吗?”林辰问。

“有迹象指向一家名为‘澳洲资源伙伴’(Atralian Resource partners,ARp)的本地基金,他们之前也参与了‘普罗米修斯’的竞购,但出价低于我们。ARp的背景不简单,与澳洲政界,尤其是几个对华态度强硬的议员关系密切。”詹姆斯·王回答道。

ARp……林辰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前台傀儡,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力量?是否会与“公爵”网络的残余势力,或者国内郑守仁那样的掣肘力量有所关联?他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林辰看向詹姆斯·王。

“我们正在准备更详尽的材料,向FIRb证明收购的商业属性,并承诺将保留本地管理团队、增加本地就业、技术共享等。同时,我们也在接触支持全球化合作的澳洲商界和政界人士,争取他们的理解。但……对方打的是‘国家安全’牌,这在当前的政治气候下,非常棘手。”

林辰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被动防守和常规游说,恐怕效果有限。对方既然祭出了‘政治’这张牌,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商业层面应对。”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繁华的金融街,脑海中飞速盘算。

“第一,立刻启动备用方案,接触‘普罗米修斯’项目所在地的西澳洲州政府。记住,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在利益上并非铁板一块。强调我们的投资对当地经济、税收和就业的拉动作用,争取州层面的支持,对联邦形成压力。”

“第二,联系我们在国际上的合作伙伴,特别是那些在澳洲有深厚根基的欧洲或北美资本,邀请他们共同组成财团参与收购,稀释我们的‘中国’色彩,增加交易的‘国际化’成分,让对方难以用‘国家安全’一概而论。”

“第三,”林辰转过身,眼神锐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动用我们的情报和分析能力,深挖ARp基金及其背后政治人物的‘黑材料’,比如他们与其他外国资本的不透明交易、可能的利益输送、或者一些见不得光的言论。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让这些信息出现在澳洲的媒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