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郑司长提出的宝贵意见。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在推进联盟过程中,日夜思考、力求解决的核心问题。”
他语气平稳,不卑不亢。
“关于主体性质与责任风险。联盟并非简单的松散联合,我们正在设计一套基于《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的、权责清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治理架构和资本纽带。同时,我们恳请委员会和相关部委,能够派驻观察员或指导组,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联盟的发展方向始终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我们追求的,是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混合所有制’创新模式,而非脱离监管的野蛮生长。”
“关于技术可行性。”林辰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我无法在此披露所有核心数据,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向委员会报告,我们掌握的部分关键技术,其成熟度和先进性,已经超越了国际公开报道的最高水平。实验室数据只是起点,我们同步进行的工程化放大和中试线建设,进展顺利。技术风险确实存在,但正因为存在风险,才更需要我们集中力量,突破垄断。如果因为畏惧风险而放弃引领未来的机会,那才是最大的战略风险。”
“关于国际影响与应对。”林辰的眼神锐利起来,“我们很清楚对手是谁,也很清楚他们将采取的手段。但全球化发展到今天,没有任何一家巨头能够完全垄断所有资源和技术。我们推动联盟,不是要与世界为敌,而是要建立更健康、更多元、更安全的全球能源供应链。对于可能出现的对抗,我们已有初步预案,并且相信,在国家作为坚强后盾的支持下,我们有能力、也有智慧去应对一切挑战。”
林辰的回应,有理有据,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心,更巧妙地引出了“国家作为后盾”这一关键点。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郑守仁盯着林辰,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似乎想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丝破绽,但最终只是微微哼了一声,没有再继续发难。
常务副主任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环视一周:“林顾问的回应,大家都听到了。能源安全事关重大,任何新的模式和路径,都需要充分的论证和谨慎的决策。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听取各方意见。相关部委,请根据今天的讨论,进一步深入研究,尽快提出书面评估报告。”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场。郑守仁快步离开,没有与任何人交流。几位之前持观望态度的委员,则主动与林辰点头致意,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
林辰知道,这只是第一回合。体制内的权力斗争和理念碰撞,从来不会一蹴而就。郑守仁代表的保守势力不会轻易放弃,他们还会在其他环节设置障碍。
但今天,他顶住了压力,初步赢得了部分中间派的理解。
他走出会议室,深吸了一口走廊里微凉的空气。这场发生在红墙之内的风暴,虽然没有硝烟,却同样惊心动魄。
他拿出手机,看到一条来自“潜渊”的加密信息:
“对郑守仁司长近期通讯及社交关系的初步筛查完成,未发现与已知‘公爵’网络节点的直接关联。但其部分观点与立场,与某些倾向于维持现有国际能源格局的国内学术团体及智库高度重合。”
林辰眼神微冷。
有时候,最危险的敌人,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内部那些固守既有利益、不愿变革的“自己人”。他们的阻碍,往往比明枪暗箭更加难以对付。
接下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他需要同时应对来自商场、暗战以及官场的三重压力。
这场权力的游戏,他必须玩下去,而且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