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宁则更关注失地农民的安置和后续保障问题,以及如此大规模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她的问题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切中了这类大项目通常最容易忽视或者说刻意回避的软肋。
考察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陈海洋脸上的笑容虽然依旧保持着,但明显僵硬了许多。
晚上,海州市委市政府设宴招待调研组。宴会上,气氛相对轻松。林辰作为分管领导,自然要陪同在主桌。苏晓宁坐在他对面,与梁副主任及周天明、李正等人谈笑风生,举止优雅得体。
席间,轮到林辰敬酒时,他端着酒杯,先敬了梁副主任和周书记等人,最后来到苏晓宁面前。
“苏主任,我敬您,感谢您对海州工作的指导。”林辰语气正式。
苏晓宁站起身,端起酒杯,唇角微扬:“林市长客气了,是海州的实践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她目光清澈地看着林辰,杯中酒液微晃,“希望海州能在协调发展和民生保障方面,继续探索,走出新路。”
两人酒杯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旁人看来,这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官场礼节。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次碰杯里,蕴含着多少无需言说的信任、支持与隐隐的期待。
宴会结束后,林辰回到家中,已是深夜。沈清秋还没睡,在客厅等他。
“省里的调研组来了?”沈清秋递给他一杯温水。
“嗯,今天考察了一天。”林辰接过水杯,揉了揉眉心。
“那个苏主任……就是你在省城提到的那位?”沈清秋的语气很随意,但林辰能听出其中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对,省发改委的苏晓宁副主任,能力很强,看问题很准。”林辰如实回答,语气平静。
沈清秋看了他一眼,没有再问,只是轻声说:“早点休息吧,看你累的。”
躺在床上,林辰回想这一天与苏晓宁的几次短暂交流,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感再次浮现。他知道,这种情感很危险,尤其是在他这样的位置和家庭情况下。但人心,有时候并不完全受理智的控制。
与此同时,在市委招待所的套房里,苏晓宁站在窗前,望着海州的夜景,手中无意识地转动着手机。屏幕上,是与林辰的加密聊天界面,最后一条信息还停留在几天前。
她脑海中回响着梁副主任睡前对她说的话:“晓宁啊,这个林辰,是棵好苗子,有想法,有担当,也不缺手腕。就是……他那个背景,还有海州这潭水,太深了。你和他接触,要掌握好分寸。”
分寸?苏晓宁微微蹙眉。她当然知道分寸的重要性。只是,有些欣赏,有些共鸣,一旦产生,就如种子落地,总会不由自主地生长。
她轻轻叹了口气,关掉了手机屏幕。海州的夜色,似乎比省城更加深邃,也更加引人探寻。而那个身处漩涡中心却始终沉稳坚定的男人,无疑是她这次调研中,最值得关注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