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点内的血腥味尚未散去,牺牲队员的遗体被小心地覆盖上国旗,无声地抬出。活着的每一个人,脸上都笼罩着一层沉重的阴霾,不仅仅是悲伤,更有一种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的窒息感。信任,这支队伍最坚实的基石,此刻出现了细微却致命的裂痕。
林辰站在临时清理出来的指挥桌前,脸色铁青。屏幕上播放着刚才袭击发生时的内部监控碎片(部分摄像头在最初就被破坏,但仍有片段残留)。画面中,那名被控制的队员——代号“山猫”,一个平时沉默可靠的老兵——在袭击发生前几分钟,行为没有任何异常,甚至还在和队友核对巡逻时间。直到他经过那面布满裂纹的落地镜,身影被倒影吞噬的瞬间,他的动作出现了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凝滞,随后眼神便迅速褪去了神采,变得空洞。
“生物信号控制……心神薄弱者……”叶瑾瑜虚弱却清晰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她裹着毛毯,由一名女队员陪着,坚持要提供信息,“他们擅长寻找心灵上的缝隙……压力、恐惧、愧疚、甚至是强烈的执念……都能成为他们入侵的通道……那面镜子,被特殊处理过,是放大器,也是触发器……”
她的话让在场所有队员的后背都升起一股寒意。谁能保证自己内心毫无弱点?谁能确保自己不会在某一刻被无形的信号乘虚而入?
“全面排查!”林辰的声音冰冷而坚决,打破了令人压抑的沉默,“第一,立刻彻查这个安全点的每一寸墙壁、每一件物品,尤其是所有反光表面,找出任何可能被植入或改造的装置!第二,所有知情人员,包括我在内,接受最严格的心理评估和背景二次复核!第三,信息管制升级,此次事件列为最高机密,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半分,包括家人!”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包括王猛和李文博(他接到消息后也火速赶来了):“我知道这个命令很残酷,像是在怀疑自己的兄弟。但对手的手段超出了我们以往的认知。这不是信任与否的问题,这是生存法则。我们必须确保自身的绝对纯净,才能对抗那种无孔不入的侵蚀。”
没有人反对。经历了刚才那诡异而恐怖的一幕,每个人都深刻理解了事情的严重性。
技术组和“利刃”队员立刻行动起来,像梳子一样梳理着安全点。李文博则脸色凝重地走到一旁,开始通过绝对安全的线路安排心理评估和更深层次的背景审查。
林辰则亲自负责叶瑾瑜的转移。他不能再相信任何已知的安全点 protol。他动用了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多年前通过黑子布下的一条绝密线路——位于海州市老城区一个嘈杂菜市场地下深处的私人安全屋,那里人员流动极大,环境复杂,反而能提供最好的伪装。
“你需要告诉我更多,‘镜影’技术的原理、限制,以及如何防御。”在前往新安全点的颠簸车上,林辰对叶瑾瑜沉声道。
叶瑾瑜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灯火,眼神依旧带着惊惧后的余悸:“原理……很复杂,涉及脑电波同频干扰和某种……生物能量场的定向投射。限制也很大,需要受体本身处于情绪剧烈波动或精神脆弱期,需要预先布置好的‘镜面’媒介,而且控制时间很短,对操纵者负担也极大,否则‘山猫’不会那么快就……”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防御……很难。意志极度坚定的人,自然抵抗力强。但最好的办法,是避免长时间注视被动过手脚的镜面,尤其是在情绪不稳时。还有就是……某种特殊频率的 white noise(白噪音)或强磁场干扰,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断那种生物信号。”
林辰默默记下。意志力、环境检查、技术干扰。这为他们未来的防护指明了方向。
将叶瑾瑜在新安全点妥善安置好后,林辰马不停蹄地赶回省委。他还有一场仗要打。
果然,第二天一早,关于昨晚安全点“发生严重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消息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已经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虽然语焉不详,却刻意模糊了原因,将矛头隐隐指向林辰的“冒险行动”和“管理不当”。显然,组织内部的某些人,或者与“黄金血脉”有勾结的残余势力,迫不及待地想要利用这次事件大做文章。
之前的调查问询再次升级。这一次,气氛更加咄咄逼人。
“林辰同志,昨晚的事件是否证明你的行动已经引发了对方极端的、不计后果的反扑?你是否考虑过,这种反扑可能会对更多无辜人员和安全造成威胁?”调查组的提问变得尖锐。
林辰早已做好准备。他将事件定性为“犯罪团伙残余势力针对我方关键证人的疯狂反扑和灭口行动”,绝口不提“镜影”等超常规手段,强调我方人员的英勇牺牲和最终成功保护证人的结果。他再次重申行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将内部安保出现漏洞的原因引向技术层面和犯罪分子的狡猾,同时出示了已经开始内部整顿和升级安防的措施报告。
他的回应有理有据,态度强硬,寸步不让。他知道,在这种时候,任何一丝软弱和犹豫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攻击他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