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了着落,她更能全身心扑在她的菜园子上。
她这小木屋周边,是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像个正经的综合农业试验点了。
“那边规矩多,环境也陌生,流程化养殖的,”老陈,一边给羊圈加固栅栏,一边说,“走的就是一个量,咱咱们吃点原生态的,要不是这是野鸡,我都想弄点走地鸡,就养在林子里,肉绝对好吃。”
小汪之前就是城里人,哪里见过野鸡野羊的:‘我想吃这个野鸡。’
“那我们以后去抓好了,肉是真的香。”孟栀回忆了一下。
小汪就露出了馋嘴的神色。
孟栀和老陈,加上时不时跑来帮忙、对动物也充满兴趣的小汪,就成了这群动物的专属饲养员。
老陈比孟栀还上心呢。
小栗知更是成了忠实的小帮手,每天从幼儿园会老了,还会抱着切好的菜叶子去喂羊,小心翼翼地从鸡窝里摸出还带着温度的鸡蛋,那兴奋劲儿比得了新玩具还高。
孟栀也就不管他,现在他幼儿园那么多好朋友,每天开心的不得了。
所以他们三人决定,要扩建蔬菜地了,就按照原先围起来的范围,一层层往外面种,毕竟还要看地形,一边开垦一边松土,种植什么的,进度不会太快。
天气虽然比极夜时暖和了不少,但山腹内的整体温度还是偏低,勉强算是春寒料峭。
他们琢磨着,得种些扛冻且长得快的家伙,既能快速见到收成,稳定人心,也能给土地增肥。
他们划出了一片地,重点种上了快菜和小油菜,这两种绿叶菜生长周期短,二十来天就能间苗吃,能让大家早点尝到新鲜。
萝卜和樱桃萝卜,萝卜耐储存,樱桃萝卜长得快,口感好。
豌豆苗,直接在托盘里水培或土培,割一茬长一茬,是优质的快速蔬菜,还可以用来烫火锅。
韭菜,种一次能反复收割,是调味和补充维生素的好东西。
有了孟栀和加了灵泉的溪水滋养,她就不是很担心这些蔬菜的长势。
老陈只是一再再感叹:“这土可真好啊,城里哪有这条件,我家以前种菜也是黑土地。。”
他以为是山里土地肥沃水质好的缘故,这样算来也没错。
“我还想多种些呢,腰受不了了。”小汪锤了锤腰。
他们人手少,主要研究人员就他们三个,其它都是在这里的新人,只能做苦力活。
所以,与此同时,生态区那边划分给他们的试验田出来了,主要用于主食作物的育苗和移栽。
之前在小范围试验成功的矮秆抗寒水稻和短生长周期小麦,现在已经培育出了足够移栽的健壮秧苗。
这事儿是重中之重,关系到基地未来的粮食安全,一点马虎不得。
“间距把握好,深浅要一致,不然影响分蘖。”老陈一边示范,一边提醒。
他们挽着裤腿,踩着泥,和老陈、小林以及几位农业组的队员一起,弯腰将翠绿的水稻秧苗一株株仔细地插入精心整理好的水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