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将失去主导权!(1 / 2)

一个不断吸纳本国劳动力、掏空本土根基的国家,自然不会被本地统治者所喜。更何况威廉一世志在四方,渴望建立不朽功业。对他而言,人口是军力的根本,若百姓纷纷外逃,兵源枯竭,宏图大业也将成为空谈。

正因如此,自统一德意芷之后,他便严令禁止国民私自出海赴美,试图遏制这股移民潮。然而北美诱惑太大,纵然手段严厉,仍有不少人冒险偷渡,禁而不止。

再加上此前大战之中,鹰酱最终倒向协约国,公然与第二帝国为敌,这一系列积怨叠加,使威廉一世对鹰酱愈发反感,心中早已埋下芥蒂。

“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威廉一世终于开口。

这个问题落在俾斯麦肩上再合适不过——身为宰相兼掌外交,此事本就在其职权之内。皇帝希望听听这位老臣的看法。

“臣以为,不妨接见那位鹰酱使者。”俾斯麦沉声道。

“嗯?何出此言?”威廉一世略显讶异。他原以为对方会主张处决间谍,以此向天朝表明立场,维系同盟关系。谁知竟提出要与鹰酱接触,这岂不是变相背弃盟友?

不过这个念头只在他心头一掠而过。身为成熟的执政者,他知道世间最不可靠的便是所谓的“情义”,真正主宰决策的,永远是利益。

盟友也好,兄弟也罢,一旦利益相悖,翻脸便如翻书。只要有利可图,背叛又何足挂齿?但前提是——必须真的有利可图。若无实际好处,贸然行事便是愚蠢。

“无论我们如何澄清,与天朝之间的信任已然受损。既然裂痕已生,不如另辟蹊径。”俾斯麦语气坚定,“况且,陛下您不也曾忧虑,天朝在欧洲势力伸展过快,或将危及我帝国长远利益?”

“如今正是未雨绸缪之时。”

这番话让威廉一世陷入沉思。的确,他一直警惕着天朝在大陆上的步步渗透。或许,眼前的危机,反而能成为转机。

本来大夏王朝远在东亚,与欧洲大陆隔着千山万水,按理说彼此相安无事,谁也不会对对方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可如今局势已悄然生变——随着大夏在东欧势如破竹的推进,以及在北非不断扩张其殖民版图,它与欧洲核心地带的距离正以惊人的速度缩短。

一个遥不可及的东方帝国,自然不会让欧洲诸国寝食难安;但若这股力量已经兵临城下、触手可及,那便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历史的教训犹在眼前:千年前正是来自东方的匈人西迁,彻底动摇了罗马帝国的根基,最终导致其分崩离析。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欧洲各国对来自东方的大规模入侵始终心存警惕。

所幸眼下汉斯与大夏尚为盟友,这份潜在的地缘矛盾才被暂时压制,未浮上台面。

然而作为第二帝国的皇帝,威廉一世不能只看眼前的和平。他身为最高决策者,若目光短浅、优柔寡断,稍有不慎就可能将整个国家推向深渊。

“你所说并非全无道理,”威廉沉声说道,“可倘若我们真走上这条路,岂不是要与大夏决裂?你有没有想过,一旦两国关系恶化,会引发何等后果?”

他的语气凝重,因这绝非寻常外交争端,而是关乎国运存亡的重大抉择,稍有差池便是灭顶之灾。

俾斯麦缓缓吐出一口气,深知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其影响深远,他才敢于提出如此大胆的构想。

“我清楚后果极为严重,但陛下,若您志在统领全欧,就必须斩断与大夏的同盟纽带。任由他们深入欧洲腹地、肆意扩张,终有一日我们将失去主导权。”

威廉的确渴望成为欧洲真正的主宰者,但大夏迅猛的扩张步伐,正一点点侵蚀着他心中的霸业蓝图。

试想,当大夏吞并北方强国,并从北非跨越直布罗陀登陆伊比利亚半岛之时,即便他名义上统一了欧洲,这片大陆也将不再完整,主权与影响力都将被分割瓜分。

“问题是,大夏实力太过强悍,尤其是军力方面,你可有应对之策?”

尽管汉斯在一战中击败协约国,军事力量已属欧洲顶尖水准,但比起屡建奇功的夏军,德军仍显得略逊一筹。

威廉心头沉重——那个能跨洋作战、出动百万雄师覆灭美利坚的大夏,其战争动员能力与战略执行力在这场大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对手,早已超越昔日那些欧洲列强,根本不在同一量级。

与之对抗,意味着德意志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唯有加速工业化,推动科技进步!”俾斯麦坚定回应,“以更强大的制造体系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方能在未来抗衡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