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回国内,杰斐逊总统和李将军也都长舒一口气。
“看来天朝并无吞并我国之意,那北鹰酱之前提议联合抗敌的事,咱们直接回绝便是。”
杰斐逊开口说道。
既然自身安全已然无虞,自然没有必要卷入他人的纷争之中。
“我们固然可以不参与战事,但如果北方百姓因战乱南逃,我们该如何应对?”
石墙杰克逊将军提出了一个棘手难题——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局面。
所有人都清楚,北鹰酱根本不可能战胜天朝。
一旦败局已定,大量平民势必为求生路向南方迁徙。
而南鹰酱将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抉择:是否接纳这些难民?
若选择收留,风险同样不小。
届时涌入的不仅有平民,极可能夹杂着溃散的北军士兵。
这些人若藏身于难民间,日后若突然发难,甚至反过来袭击汉军,是否会引发误会,让天朝误判为南鹰酱背后动手?
一旦被视作破坏和平的一方,天朝便可名正言顺地发动反击——毕竟他们的承诺前提是“绝不先动手”,但若对方打破平衡,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此事虽难,却刻不容缓,必须尽快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
“倘若北军撤退,我方边境压力也将减轻。
我建议调遣部队前出至边界地带,设立管制区域,在若干指定地点建立检查站,对所有南下的人员进行严格筛查。
一旦发现有军人混入,立即予以遣返!”
李将军这一计策确实周全,毕竟溃散的士兵谁都不愿碰上,这些人一旦流入边境,极可能引发混乱。
曾经在战场上刀兵相见,彼此都给对方造成了惨重损失,如今自然不会有人甘冒风险去援救昔日的对手。
这种只会惹祸上身、毫无益处的事,除非脑子糊涂了,否则没人会去做。
“可要是北军趁机对我们边防动手呢?”
杰斐逊总统神情凝重地发问。
他认可李将军的整体思路,但战争无小事,必须把每一个潜在漏洞都想透彻。
现在多想一步,将来战场上就少一分危机。
“他们若敢越界进犯,我们便立即还击,绝不手软!”
李将军语气坚定,“我已在后方安排了一支随时待命的机动兵力,一旦前线防线吃紧,立刻增援到位!”
“同时,我建议马上派出联络人员与汉军对接,建立稳定联系。
这样一来,哪怕出现小规模摩擦,也能第一时间沟通化解,不至于酿成大错。”
“不错,李将军考虑得很全面。”杰斐逊点了点头,转而望向会议室中的其他人,“各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这时财政部长站起身来,语气沉稳:“总统先生,将军先生,倘若我们决定接收北鹰酱的流民,就必须提前筹划他们的安置问题。
目前难民数量尚不清楚,但我估计规模不会小。
临时收容所容量有限,不可能长期容纳这么多人。”
“更关键的是供给问题。
诸位也清楚,连年战事早已耗尽国力,眼下民生凋敝,物资极度紧张,连本地百姓的基本需求都勉强维持。
若突然涌入数以万计的流民,粮草、衣物、药品的压力将瞬间爆发,恐怕难以承受。”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我的意思是——接纳可以,但我们得有底线,得量力而行。”
“我们必须尽快筹备一批应急物资,粮食、帐篷、药品、棉被这些都得备足!”
北边的难民一路南逃,随身能带的东西有限,基本的生活所需只能由南军来承担。而这次要接收的难民人数远超预期,所需的物资数量自然也成倍增长。
“这开销可真是天文数字啊!”
财政部长一算账,脸色顿时发白。过去七八年的战事早已把国库掏空,好不容易停战,本以为能休养生息,结果转头又接下这么个重担,简直像是刚喘上气就被压上了新石头。
“要是实在撑不住,要不要考虑向国外借点钱?”
有人试探性地提议。这些年打仗,各国发行战争债券早已司空见惯,南鹰酱自己也干过这事儿。
“可我们之前欠的债还没还清呢,现在再发新债,真有人敢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