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19章 诞育皇嗣,稳固国本!

第219章 诞育皇嗣,稳固国本!(1 / 2)

几天后,他们再次进言劝谏。

林文又一次温和地推辞。

再过几日,第三次进言。

“事不过三”,若再拒绝,恐怕真会让人怀疑汉王是否真的有意称帝。

于是,这一次,林文顺水推舟,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决定加冕为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林文点头应允,群臣纷纷跪拜,高呼万岁。

虽然正式的登基大典尚未举行,但从这一刻起,林文便已是天朝的皇帝!

只是,这登基大典该在何处举行?

都城的选址问题,也随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汉军起初仅占据两广及南方部分地区时,定都粤城并无不妥。

但如今已统一整个天朝,再将粤城作为国都便显得不合时宜——它实在过于偏南。

“定都粤城吗?可粤城里根本没有皇宫啊!”

“没错,粤城从没当过都城,而且位置太靠南,对北方和中原的掌控极为不利。”

“那要不要迁都天京?”

汉军中不少将领曾是太平军出身,他们最早由林文从天京救出,之后随洪仁玕与仪美公主一同归顺林文。

这些人对昔日太平天国的旧都天京有着特殊感情。

“我看不如选北边的京城吧!这里已做了七百年的都城,元、明、清三朝都在此立都,地理优势明显,皇宫也已完备。”

朝廷上下对新都的选择格外重视,因为这关系到各方势力的利益。

每个派系都希望首都落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如此一来便可大大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于是群臣纷纷献策,不断提出各自心中理想的都城候选地:京城、天京之外,又有其他城市被推上台面。

有人提议鄂省首府江城。

此地九省通衢,地理位置优越,战略意义重大。

林文也颇为认可江城的地位,但这里并不适合作为首都。

别的不说,一到雨季便成“水城”,这种状况实在难以接受,于是江城很快被排除。

还有人提出雒阳。

作为十三朝古都,素有帝王气象,地理位置也相当优越,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但林文依旧否决了这一提议——雒阳虽好,却非他心中最佳之选。

亦有人提到松江。

林文此前对松江格外重视,投入巨资进行建设,还给予大量优惠政策,似乎格外看好这座城市。

既然如此,不如就在这里立都?

然而这个提议刚一提出,便被林文果断否决。

松江虽繁华,但它是经济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若将二者合一,极易滋生权钱交易,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更何况,松江作为首都,其地理位置甚至比粤城更差。

地处沿海,周围无险可守,一旦失去制海权,整座城市将暴露于外敌威胁之下,风险极高,因此绝不能作为首都。

见自己的提议一一被否,众臣心中也开始疑惑:皇帝到底属意何地?

其实天朝境内适合建都的城市不在少数。

汉唐时的长安、雒阳,元明清时的京城,南朝时期的金陵,皆为上选。

而在这些城市中,京城无疑是目前最合适的候选地。

它不仅拥有现成的宫殿,更是历代王朝青睐的战略要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林文对此地却并不满意。

他真正属意的,是古都长安!

以天朝如今的疆域来看,京城偏于东部,不利于控制西域与南疆。

更关键的是,目前天朝在陆地上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的毛熊。

未来天朝势必出兵争夺西伯利亚,甚至将铁骑越过乌拉尔山脉,直捣毛熊腹地。

在此背景下,长安作为都城的战略优势远胜京城。

未来天朝将修建数万公里乃至数十万公里的铁路,连接全国各大城市。

而一旦首都确立,全国铁路网将以首都为核心展开布局。

若以长安为都,便可修筑一条铁路向北深入草原,另一条通往西域。

届时,大汉军队可从西、北两路夹击毛熊,形成钳形攻势。

待铁路网全面贯通后,从长安调拨的物资可迅速运往前线,极大缩短补给线,降低后勤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