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2 / 2)

吃过亏的普鲁士不愿重蹈覆辙,除非白熊先还清之前的欠款,否则断无再次借贷的可能。

可问题是,如果白熊真有偿还能力,也就不会再次伸手借钱了!

显然,这条路并不可行。

但如果拒绝白熊的要求,那就意味着俄普同盟彻底破裂,两国将从此走向对立!

……

普鲁士的困扰,在高卢看来却成了难得的好消息。

高卢方面得知这一消息后,几乎可以说是喜出望外。

拿破仑三世立刻召集了朝中重臣,面带喜色地向他们宣布:

“诸位,我们终于等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对东方的德意志人动手了!”

在普鲁士战胜奥地利之后,他们取得了统一北德意志地区的主导权,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这已只是迟早的问题。

因此,高卢已将东部的德意志诸邦视为一个整体,对他们而言,那是一片敌对的土地,而普鲁士则是他们未来不可避免的对手。

这一点,无论是普鲁士还是高卢的上层人士,心中都已有共识。

看到群臣面露疑惑,拿破仑三世便命人将从远东传来的消息读了一遍。

“看来普鲁士与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已经彻底破裂了!”

“确实如此,普鲁士背信弃义,俄国人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大臣们听后也纷纷露出欣喜之色。

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展现出的强大战力,曾令高卢上下深感不安。

当初他们出兵莱茵河地区时,普鲁士在当地部署的军队不过十余万人,而他们却出动了四五十万大军。

按理说兵力悬殊,胜券在握。

然而结果却大出所料,高卢军队除了占领阿尔萨斯与洛林之外,再无进一步进展,被普军死死挡在莱茵河畔,寸步难行。

这一战彻底打消了高卢对普鲁士的轻视。

当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将普鲁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如今他们显然已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更令人震惊的是,奥地利这样一个大国,拥兵七八十万,竟在短短两个月内被击败,损失兵力超过十万。

这充分说明了普军的战斗力之强悍。

若这样一支军队调头向西,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因此,自普奥战争之后,高卢便将普鲁士视为最大的威胁,密切关注其一举一动,积极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

如今,远东传来对普鲁士不利的消息,高卢上下自然感到振奋。

“陛下,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挑拨普鲁士与俄国的关系,甚至激化他们的矛盾,引发战争。

这样普鲁士将不得不在东方分兵防御,西线势必空虚,我们便可以伺机出兵进攻!”

一位大臣的建议得到了拿破仑三世的认可,他点头说道:

“你说得有理,若能让俄国与普鲁士互相争斗,我们就可坐收渔翁之利,看一场两虎相争的好戏!”

高卢人既不信任普鲁士,也不喜欢俄国。

原因很简单,普鲁士是摆在眼前的威胁,高卢恨不得将其彻底铲除,自然谈不上好感。

至于俄国,则是当年击溃拿破仑帝国的关键力量。

如果不是拿破仑率领五十万大军远征莫斯科惨败而归,恐怕今日整个欧洲都已是高卢的疆土,普鲁士根本不会有机会崛起,就连约翰牛也未必能有如今的地位!

可惜的是,拿破仑一世在俄国的严寒中兵败如山倒,五十万大军仅剩不到三万返回。

而高卢元气大伤,随后便被反法同盟击溃,统一大业从此成为泡影。

年少时以叔父为榜样的拿破仑三世,每次回顾这段历史,都不禁对俄国人咬牙切齿。

倘若当年一战得胜,他今天继承的,恐怕是整个欧洲!

正因对俄国心存芥蒂,拿破仑三世并不打算与其结盟,只是想利用这一局势,煽风点火,使两国反目。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拿破仑三世高调派遣高卢外交大臣出访莫斯科。

虽然高卢对外宣称此行是为了改善与俄国的外交关系,但稍有见识的人都能看出,他们的目的远不止于此。

与高卢仅一海之隔的日不落帝国,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国内也掀起了一番激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