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汉军尚未发行自己的货币,市场上流通的依然是白银和黄金这两种贵金属。
在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纸币的情况下,继续使用金银交易不仅麻烦,也容易导致金银大量外流,对未来的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林文早就计划发行属于天朝自己的货币。
但发行货币的前提,是要先设立天朝自己的中央银行,否则就没有一个权威的发行机构。
而要建立央行,就必须有专业的金融人才,这正是眼下最缺乏的资源。
汉军内部缺少这方面的人才,而外面虽然有,林文却又信不过。
虽然清府还没有设立中央银行,但国内已经存在大量钱庄,这些钱庄在功能上其实已经具备了银行的雏形。
百姓和商人们会把银钱存在钱庄里,换取银票,银票可以直接用于交易,省去了大宗交易时携带大量银两的不便。
所以,这方面并非完全没有基础。
林文心里其实早就有两个人选:胡雪岩和盛宣怀。
这两人都是晚清时期着名的官商。
其中胡雪岩是左宗棠在江浙一带时扶持起来的徽商,被称作左宗棠的“财政总管”,几乎是他的资金支柱。
而盛宣怀则是李鸿章的亲信,同样是个深得信任的红顶商人,是淮军背后的经济支柱。
其中胡雪岩林文已经见过,早前左宗棠归顺汉军、重返江浙之后,就曾向他推荐过此人。
想到这里,林文便下令召见胡雪岩。
胡雪岩今年四十五岁,保养得当,看起来精神矍铄,毫无老态。
他生得一副和善面容,看上去是个敦厚温和之人。
林文一见他,心里便生出几分好感。
只是不知胡雪岩是否真能担此重任。
“胡爱卿,可知本王今日召你前来所为何事?”
胡雪岩略作思索,谨慎地答道:“陛下可是因松江府设立经济开发区一事?”
“聪慧!”
林文微微颔首,心想他大概是根据我刚从松江回来才作出的判断。
“松江府如今聚集了大量商人,他们手中握有巨资,但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除了极少数携带着现银外,大多数持有的都是各地银票。”
“而各地钱庄分布不均,这些银票难以流通,再加上钱庄暗中操作,欺骗百姓与商人的现象屡有发生。
因此,本王决定整顿钱庄交易体系!”
胡雪岩一听,心中已然明白。
汉王应是看中了自己早年在临安操持钱庄的经历,有意借助这方面的经验,才召见自己!
“陛下莫非是打算设立由朝廷直接管理的钱庄,以官家信誉作保,参与市场运作?”
钱庄本是极有利润的行业,它们吸纳民间资金,只给一张银票,真正的白银却留在自己手中。
这些白银可用于投资,如购置铺面、田产,甚至放贷生利。
这都是高回报的买卖。
只需吸收民间财富,便可用他人之钱为自己牟利。
只要不是所有储户同时前来兑银,钱庄便无大碍,便可放心将大部分银两用于运作。
因此,凡是有门路、有实力的商贾或地方豪强,都愿意开设钱庄来赚取厚利。
胡雪岩当年为了筹措左宗棠楚军的军饷,也曾在江浙一带广设钱庄,对其中门道自然了如指掌。
“你可曾听闻‘银行’一词,胡爱卿?”
林文听罢,微笑着问。
胡雪岩略一思索,银行似乎是洋人设立的钱庄,跟天朝本地的钱庄似乎并无太大区别。
若说不同,大概就是洋人银行的信用更高,背后资金雄厚,担保体系完善,不易受到挤兑与打压。
他数年前曾与洋人银行有过往来,甚至曾向其借贷一千二百万两白银用于楚军军饷,因此对银行制度略有了解。
于是他点头说道:“略有耳闻。”
“很好。
那本王今日便告诉你,朕要设立的,不是寻常钱庄,而是银行——直属朝廷的中央银行,下设各级分行、支行。
待这套体系完善之后,将全面取缔民间钱庄,严禁私设非法集资机构!”
如此暴利又如此关键的金融命脉,若不掌握在朝廷手中,不但错失巨大财源,更可能影响国家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