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内龙涎香氤氲。
内侍省少监躬身将青布包裹的奏章呈上紫檀御案时,李渊正批阅河西军报。
见包袱厚似拳掌,皇帝朱笔微顿:司农丞张勤的折子?
是,张县公前日申时所呈。少监解开青布,露出三指厚的青藤纸本。
李渊未展卷先对阶下吩咐:速宣太子、秦王。若问起,便说张县公难得上奏,着他们同议。
此刻东宫崇文馆内,太子李建成正与洗马王珪对坐弈棋。
闻得内侍传召,太子执黑子悬在楸枰上方:张勤竟会上奏?
王珪拾起滚落的棋子:年初献活字印刷法后,此君近半年未递片纸。
太子推枰起身:更衣!备紫袍玉带,他若奏事,定非寻常。
同一时辰,秦王府校场晨练未散。
李世民赤膊练槊,闻内侍禀报猛地收势:张勤的奏章?
槊尖带起的尘土落在他绯色常服上。
长孙王妃递过汗巾:妾记得他上回献农书,陛下赏了千金。
秦王系绦带的手微滞:速备马!此人出手,不是新农具便是医方。
当两位皇子前后脚跨进两仪殿。
太子紫袍下摆扫过门槛:儿臣参见父皇。张县公此番所奏,莫非与去岁渭水屯田相关?
秦王绯袍沾着草屑:可是献了新式水车图样?
李渊展开首页,眉峰微动:献渭水畔二十亩永业田设学...倒舍得。
太子近前细看:张勤奏请司农寺旬日派员讲学,这倒与国子监现行规制相合。
忽见附件露出节气歌三字,他抽页细观,春雨惊春清谷天...这俚曲颇巧。
秦王抢过下页:夏满芒夏暑相连...好!边军屯田正需这等农谚。
他指尖点着每月两节不变更。
若教戍卒传唱,何愁误了播种期?
太子却翻到束修条款:以粮代金恐生弊端,当设粮仓司直管。
午时末,三人仍在争论。
李渊忽指妇幼堂携婴听课...前汉《急就篇》亦未载此例。
秦王大笑:妇人学蚕桑,孩儿听农谚,正是教化之本!
太子沉吟:然女子入学,需设女博士...
内侍添茶时,奏章已摊满半案。
李渊最终朱批准,一切照办,太子主办,秦王协理字,却在天头添注:束修改由太府寺折帛征收。
秦王接过奏本补写:边镇屯田营可设分堂。
太子亦提笔:国子监助司农寺修教材。
午后,那卷同时留有大唐皇帝、太子、天策上将的批注的青藤纸奏章被收归中书省,待下发执行。
而此刻张宅内,张勤正在校准新制的水钟。
......
东宫显德殿的铜壶滴漏声格外清脆。
太子李建成用银刀小心裁开御批黄封,青藤纸展开时发出沙沙轻响。
工部侍郎捧着梨木算盘趋前两步,珠子在寂静中碰撞出细碎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