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升骑都尉(2 / 2)

亭侯虽然听着不高,但已属于二十等爵位的最高一等——列侯。

就算汉灵帝后面再缺钱,都没有卖过列侯,最多只卖到关内侯。

对于年少的何方而言,绝对是极高的荣誉。

何方再次谢过,心中却有些谨慎,拿他和霍去病比......智商上或许高些,但武力和统帅,那是云泥之别。

现在只要把麴义调走......他立马就能拉个大的。

趁着麴义还在手下,他必须拿出更耀眼的战功,才能稳住地位。

闲聊片刻,毕岚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何都尉,如今朝野上下,颇多议论。

不少士族私下皆言,如今天下大乱,乌桓入寇、黄巾余孽未除,皆是十常侍祸国殃民所致。

不知都尉对此,可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十常侍是天子亲信,宦官集团的核心,而士族与宦官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

毕岚作为中常侍,此刻问出这话,显然是在试探何方的立场。

是偏向士族,还是倾向于宦官集团。

何方有些无语。

老人家,你这当面试探,我又不傻,难不成还说我要为天下诛杀你们宦官啊。

当然很多士族俊杰确实是这么做的,因为他们要立人设......

何方撇了撇嘴角,反问道:“不知道常侍和黄门们又是怎么说的?”

毕岚捋了捋胡子,没有答话。

何方又瞧了瞧毕岚的图鉴,知道对方还算是个喜欢做实事的,于是道:“自然是垄断经学以固势,兼并土地以敛财,偷税藏户以肥私,终致国库亏空,黎庶流离,天下大乱。”

毕岚笑了起来,但依旧没说话。

何方也不在意,自顾自的继续道:“欺压百姓、兼并土地之事,固然有十常侍子弟所为。

但世家大族、地方豪绅中,此类行径也不少。

不过是士族子弟多有才识,行事周全一些,能顾上下脸面。

而宦官子弟多出自贫寒,行事酷烈些罢了。

说到底,无论宦官还是士族,皆是人中百态。

都有祸国殃民之辈,也有忠君爱国之人,岂能非黑即白,一竿子全打死?”

这番话不偏不倚,既没有抹黑十常侍,也没有偏袒士族,反而点出了问题的本质。

毕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心中稍稍安定。

最起码看来这个何方,并非士族豢养的鹰犬,也不是只会盲从的武夫。

而是个有自己判断、立场中立的人。

这样的人,反而更容易为圣上效力。

“都尉所言极是。”

毕岚点了点头,语气愈发缓和,“世人多爱苛责他人,却不见自身之过。

陛下信任都尉,派我来此监军,并非要掣肘都尉用兵,而是想协助都尉筹措粮草、安抚民心,早日荡平乌桓。

往后军中诸事,还望都尉多多费心,咱家定当全力配合。”

何方心中了然,毕岚这番话,算是表明了监军的态度。

不干涉军事指挥,只负责后勤与协调。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当下拱手道:“有毕常侍相助,粮草、民心之事便有了着落。

如今乌桓主力仍在平原国劫掠,听闻青州刺史正集结兵力前往讨伐,我正加紧哨探,以图两面夹击。

如此,则乌桓必然大败。

毕岚点点头,又道:“先前路过清渊县,庐江周瑜年少聪慧,随军效力,颇有建功。

因其年幼,特授童子郎。

他曾和我说过目前甘陵国内乌桓贼之况,称一在界桥,二在甘陵县,三在平原国。

骑都尉何不攻打界桥之敌,断乌桓归路呢?”

何方:“......”

刚说过不过问军事,就来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