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升骑都尉(1 / 2)

甘陵城外汉军营寨,旌旗整肃,士卒列阵相迎。

尘土飞扬处,一队羽林骑疾驰而来。

得到消息的何方,也早早前来相迎。

一时阵势列下,为首二人,一人身着中常侍官服,头戴貂蝉冠,竟是正是天子近臣毕岚。

另一人身着议郎朝服,眉目间与太尉崔烈有几分相似,乃是其子崔均。

“圣旨到——诸将接旨!”

崔均手持明黄卷轴,高声唱喏。

何方率麴义、太史慈、许褚、凌操等人齐齐半跪于地。

营中士卒皆屏息静气,等候宣诏。

崔均展开卷轴,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何氏子方,勇略过人,驰援甘陵,大破乌桓,解黎庶倒悬之危,护邦国疆域之安,特封骑都尉,赐黄金百斤,许于冀州境内募兵三千,以荡平胡寇;

麴义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擢升军司马,仍归何都所督赐黄金三十斤;

太史慈、许褚、凌操等将,各有军功,分赐帛匹、财货有差……”

诏书宣读完毕,满营欢声雷动。

这封赏不可谓不厚。

骑都尉秩比二千石,已是高阶武官,更许其在冀州募兵,等于给了何方扩充势力的法理依据。

麴义从军侯擢升军司马,也是越级提拔,足以见得朝廷对此次战功的认可。

当然,也有可能是麴义沾了何方的光。

这没法说,打仗的话,那何方基本是打酱油沾麴义的光。

但说到势力和官场......你能打有个屁用啊!

何方率众人再拜谢恩:“臣等谢陛下隆恩,愿誓死效忠大汉,荡平乌桓,以报君恩!”

一时接过印绶文书。

毕岚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扶起何方:“骑都尉不必多礼,圣上常念冀州战事,闻你以千骑破万胡,龙颜大悦,直言‘何氏有子,冠军之材’。”

毕岚虽是中常侍,属于宦官集团,却并无常见的阴鸷之气,行止稳重,说话条理清晰。

何方寒暄几句后,便邀他入营中叙话。

崔均因还要即刻回雒阳复命,简单寒暄后便策马离去,部分羽林骑追随而去。

何方顿时有些诧异,毕岚不走吗?

他虽然没有问,但毕岚早把何方神色收入眼中,拱手向上道:“咱家承蒙圣上厚爱,特许从都尉而来,以观记功勋。”

这话说的漂亮,但何方看似年轻,实际何止是老油条,心中卧槽:太监监军?

早了点吧!

记得这玩意差不多要到唐朝的时候......

但实际上也说不准,当今天子刘宏,算是脑洞比较大的皇帝。

历史上明年就直接提拔他的小黄门蹇硕为军方一把手——上军校尉,就连大将军何进都要归其统属。

当然,何方乃是上将之才,虽然心中波涛涌汹,但面上却平静如湖。

一时邀请毕岚进了主帐。

当然说是主帐,也就是在树下搭了个帐篷,能呆下四五个人。

他的营垒,还是很寒酸的。

见四处卫兵都比较远,毕岚缓缓说道:“骑都尉有所不知,此次你等军功上报朝廷后,廷议多有争论。

有人言你年纪尚轻,恐难当大任;

也有人说你兵少功多,恐有虚报。

多亏圣上力排众议,不仅坚持厚赏,还特意准你募兵,这份信任,都尉当铭记于心呐。”

何方连忙拱手道:“国家厚爱之恩,臣没齿难忘。

唯有早日荡平乌桓,护得冀州、青州安宁,方能报答陛下厚爱。”

“都尉有这份心便好。”

毕岚笑了笑,话锋一转,“关于爵位之事,朝廷仍在议定。

不过依陛下之意,待你再立战功,亭侯是跑不了的。

未满弱冠而封侯者,两汉仅有冠军侯一人矣!”

两汉对爵位的封赏,还是很认真的。

虽然多卖官鬻爵,但那都是不能传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