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河东风云(2 / 2)

厅堂内顿时一片死寂。传国玉玺!这四个字仿佛有魔力,让所有人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蔡瑁急道:“主公!此必是刘昊或曹操的诡计!意在搅乱我荆州!”

蒯越却目光闪烁:“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玉玺若真现世,无论落入刘昊、曹操还是孙策之手,于天下格局皆是巨变。我荆州……岂能置身事外,毫无作为?”

刘表的心彻底乱了。曹操的威胁,刘昊的求援,再加上这突如其来的玉玺传闻……他只觉得头疼欲裂。

最终,他采取了最符合他性格的折中之策:“传令……让文聘率水师一部,沿汉水北上巡弋,做做样子即可,未得吾令,绝不可与曹军发生冲突。另外……回复刘昊,粮草可再增拨五万石,至于出兵……容我再思之。”

他选择了观望,但水师的出动和粮草的增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态度的微妙转变。

——

而关于玉玺南下的谣言,乘着汉水的风,以更快的速度飘向了江东。

吴郡,将军府。

“玉玺南下?欲往江东?”孙策猛地从席上站起,年轻的脸上充满了锐不可当的霸气和灼热的光芒。他正值气盛,横扫江东,锐意进取,对“传国玉玺”所象征的天命归属,有着远超他人的渴望。

谋士张昭连忙劝谏:“主公!此必是中原诸侯的离间之计!意在引我江东与曹操、刘表为敌,切不可轻信啊!”

周瑜却沉吟片刻,缓缓道:“公瑾(张昭字)所言固然是老成谋国之道。然,玉玺之事,关乎重大。即便只有万一可能,亦不可不察。刘表暗弱,荆州水师巡弋汉水,未必不是有所图谋。若玉玺真在其境内……”

孙策猛地一拍案几,朗声道:“公瑾之言深得我心!刘表老儿,守户之犬耳,焉配拥有国之重器?传令下去,多加派细作潜入荆州,探查玉玺虚实!另,整饬水军,加强江防!若玉玺真敢过境……哼,那我孙伯符,说不得就要‘代为保管’了!”

江东的战争机器,因一个谣言而悄然加速了运转。曹操原本希望荆州、江东保持安静的局面,正在被打破。

——

消息通过各种渠道,陆续传回壶关和太原。

郭嘉听着信使的汇报,脸上不见喜怒,只是轻轻咳嗽着。

戏志才从太原发来的密信则更为详细,除了汇报荆州、江东的动向,还附加了一条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墨家女仍昏迷,然呓语中新增‘地火’、‘雷音’等词。侯吉报,为其换药时,发现其贴身藏有一非金非铁之黑色令牌,刻有奇异花纹,已封存,待主公归来定夺。”

“地火……雷音……令牌……”郭嘉默默记下这些零碎的线索。

这时,一名派往河东的影卫带回最新情报:“曹仁大军行动已趋谨慎,主力滞留闻喜、猗氏一带清剿,但其一支偏师约两千骑,已被成功诱至蒲坂津附近区域!”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他下一步的指令。是调集兵力围歼这支偏师?还是另有安排?

郭嘉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蒲坂津的位置,然后缓缓向西移动,越过黄河,落在了一片广袤而混乱的区域——

凉州。

他抬起头,看向西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片黄沙漫卷的土地。

“传令给蒲坂津守将,”郭嘉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不必与曹军偏师纠缠,放他们……渡河。”

“什么?”众将愕然。

郭嘉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睿智的弧度:

“曹孟德不是想火中取栗吗?”

“那就送他几颗栗子……去西凉的火堆里,好好取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