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61章 陪伴特殊儿童:陈曦与忠犬们的耐心

第461章 陪伴特殊儿童:陈曦与忠犬们的耐心(2 / 2)

林砚舟:用技艺与创意,点燃创作的热情

林砚舟的陪伴,始终与非遗创作紧密相连。作为非遗传承人,他最擅长用精湛的技艺与有趣的创意,点燃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在非遗学习中收获成就感与快乐。

在竹编工坊,林砚舟会陪着孩子们一起学习竹编技艺。他会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作品,从最简单的竹编挂件到复杂的竹编小动物,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项目。

乐乐是一名自闭症男孩,对重复性行为有很强的耐心,但动手协调能力较弱。林砚舟为他设计了“竹编手链”的创作项目,步骤简单、重复性强,非常适合乐乐。林砚舟会手把手地指导乐乐摆放竹丝、编织纹路,耐心地纠正他的错误。“乐乐,你看,这样交叉编织,就能做出漂亮的纹路了。”林砚舟的语气温柔而有耐心。

乐乐学得很认真,虽然手指有些笨拙,但一直努力地模仿着林砚舟的动作。当第一条竹编手链完成时,乐乐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林砚舟为他戴上手链,大声表扬道:“乐乐真棒!这条手链编得特别漂亮,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让非遗创作更有创意,林砚舟还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中。他会带着孩子们去庭院观察“幸福树”的形态、花草的样子,让他们从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会让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图案、颜色融入竹编、羌绣作品中,打造专属的非遗文创。

有一次,林砚舟带着孩子们创作“幸福树”主题竹编作品。孩子们纷纷发挥想象,有的编织出长满果实的幸福树,有的编织出有小鸟栖息的幸福树,还有的编织出带着笑脸的幸福树。林砚舟看着孩子们的作品,心中满是欣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创造力,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非遗的魅力,收获成长与快乐。”

林砚舟还会将孩子们的优秀作品进行加工改造,制作成实用的生活用品或精美的文创产品,在公益平台上展示、售卖。当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认可,甚至能为中心筹集资金时,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沈亦舟:用镜头与故事,记录成长的瞬间

沈亦舟的陪伴,是用镜头记录孩子们的每一个成长瞬间,用故事传递他们的坚强与美好。每周陪伴日,他都会背着相机,穿梭在中心的各个角落,捕捉孩子们的笑容、努力的身影、进步的瞬间。

在非遗创作工坊,他会记录下孩子们专注创作的样子:有的孩子皱着眉头思考,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操作工具,有的孩子完成作品后露出开心的笑容;在康复训练室,他会记录下孩子们努力训练的身影:有的孩子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有的孩子为了完成一个训练目标,汗流浃背却从不放弃;在庭院里,他会记录下孩子们玩耍嬉戏的瞬间:有的孩子在草坪上奔跑,有的孩子在感官花园里闻着花香,有的孩子在种植区采摘蔬菜。

沈亦舟的镜头总是充满温度,他会耐心地等待最佳拍摄时机,用最温柔的视角,展现孩子们最真实、最美好的一面。他从不打扰孩子们的活动,而是像一个默默的守护者,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成长与蜕变。

除了拍摄照片和视频,沈亦舟还会采访孩子们,听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想法和愿望。他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喜欢非遗创作吗?”“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最棒的地方是什么?”

乐乐以前从不与人交流,但在沈亦舟的耐心引导下,他渐渐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我喜欢竹编,竹丝很软,编织的时候很开心。”“我最大的愿望是编一棵很大的幸福树,送给陈曦姐姐、苏医生、林老师和沈老师。”乐乐的话语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真诚。

沈亦舟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整理成“成长日记”,定期在基金会的新媒体平台发布,还制作成纪念册,送给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当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与成长时,眼中满是感动与欣慰。“谢谢沈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最美好的一面,也让我们更有信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一位家长说道。

沈亦舟还将孩子们的故事改编成短视频脚本,邀请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拍摄“非遗康复小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剧情,让更多人了解特殊儿童群体,关注他们的需求与成长。“镜头的力量,在于传递温暖与希望。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孩子的坚强与美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沈亦舟说道。

夕阳西下,陪伴日接近尾声。陈曦四人坐在庭院的“幸福树”下,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心中满是欣慰与温暖。这一下午的陪伴,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爱与希望的种子;或许没有立竿见影的改变,却在日复一日的耐心守护中,见证着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

对陈曦四人而言,陪伴特殊儿童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他们学会了更有耐心地对待生活,更温柔地对待他人,更坚定地坚守公益初心。他们知道,陪伴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但只要能看到孩子们的笑容、见证他们的成长,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未来,他们会继续坚守“每周固定陪伴日”的约定,用耐心与温柔,陪伴这些特殊的孩子走过成长的道路,让他们在非遗的光芒中、在爱的陪伴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让公益的微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一生圆满的故事在温暖与守护中愈发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