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25章 基金会扩容:吸纳更多志愿者

第425章 基金会扩容:吸纳更多志愿者(1 / 2)

年报发布引发的公益热潮持续发酵,“绿韵非遗公益基金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希望为非遗传承与乡村公益事业贡献力量。面对汹涌而来的公益热情,“忠犬联盟”迅速启动基金会志愿者扩容计划,通过规范招募标准、完善培训体系、搭建服务平台,让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都能找到合适的公益岗位,在发挥自身所长的同时,感受公益的价值与温暖。

规范招募:精准匹配,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志愿者扩容的第一步,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招募体系,确保招募到的志愿者既具备相应的能力与热情,又能与基金会的项目需求精准匹配。“忠犬联盟”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分类招募、双向选择”的招募原则,将志愿者岗位分为四大类,每类岗位都明确了招募条件、工作职责与服务要求。

非遗传承类志愿者

这类岗位主要负责非遗工艺教学、非遗创意指导、非遗活动策划等工作,招募对象包括非遗传承人、美术老师、设计师、手工艺爱好者等。招募条件明确要求:具备至少一项非遗工艺基础(如竹编、羌绣、漆艺等),或具备相关教学、设计经验;有耐心、有责任心,善于与人沟通;能保证每月至少4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

工作职责包括:走进乡村学校开展非遗公益课程教学;指导青少年进行非遗创意设计;参与非遗衍生产品研发;协助组织青少年设计大赛、非遗展示等活动。“我们希望这类志愿者能带着专业的手艺和热情,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林砚舟作为这类岗位的负责人,在招募公告中写道。

医疗健康类志愿者

主要负责乡村健康科普、医疗设备使用指导、健康监测数据整理等工作,招募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医学生、健康管理师等。招募条件要求:具备相关医疗资质或专业知识;熟悉常见慢病管理、健康科普知识;善于与老年人沟通,能适应乡村服务环境;每月至少能参与2次志愿服务。

工作职责包括:开展乡村健康科普讲座;指导乡村公益机构、行动不便者正确使用医疗辅助设备;协助苏医生整理健康监测数据;参与乡村健康调研等项目。苏医生表示:“这类志愿者的专业支持,能让我们的医疗公益项目覆盖更多人,发挥更大的价值。”

宣传推广类志愿者

负责基金会的新媒体运营、文案撰写、视频剪辑、活动摄影、品牌推广等工作,招募对象包括媒体从业者、新媒体运营人员、文案策划师、视频剪辑师、摄影爱好者、大学生等。招募条件要求: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如文案写作、视频剪辑、摄影、新媒体运营等);熟悉公益传播特点,有良好的审美;能保证每月至少8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

工作职责包括:运营基金会官方新媒体账号(微信、微博、抖音等);撰写公益项目文案、新闻稿;剪辑公益项目视频、制作宣传物料;记录志愿服务过程,拍摄活动照片与视频。沈亦舟作为这类岗位的负责人,强调:“我们希望通过志愿者的专业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基金会的公益理念与项目成果,吸引更多人参与公益。”

综合服务类志愿者

负责公益项目执行协助、志愿者管理、物资整理、活动后勤保障等工作,招募对象为热心公益、有责任心、时间相对充裕的社会各界人士。招募条件相对宽松: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有公益心、有耐心,服从基金会的工作安排;能根据项目需求参与志愿服务。

工作职责包括:协助开展非遗进校园、健康科普等项目的现场执行;整理捐赠物资、非遗材料包;协助管理志愿者信息,组织志愿者交流活动;负责公益活动的后勤保障等。陈曦表示:“这类志愿者是基金会的‘万能助手’,他们的付出能让各项公益项目顺利开展。”

招募公告通过基金会官方新媒体平台、合作媒体、高校社团、公益组织等渠道发布后,迅速收到了大量报名申请。短短一周内,报名人数就突破了3000人,涵盖了各行各业,其中既有非遗传承人、资深医生、媒体记者,也有在校大学生、退休老人、企业职员。

“忠犬联盟”组建了专门的招募审核小组,按照“资格初审—专业考核—面试沟通”的流程,对报名者进行严格筛选。对于非遗传承类、医疗健康类、宣传推广类志愿者,还进行了专业技能考核:非遗类志愿者需提交作品或进行现场展示;医疗类志愿者需提供相关资质证明并进行专业知识问答;宣传类志愿者需提交过往作品或完成指定任务。

经过半个月的筛选,最终招募了800名志愿者,其中非遗传承类150名、医疗健康类120名、宣传推广类230名、综合服务类300名。“我们不仅看重专业能力,更看重公益初心和责任心。”陈曦说道,“希望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在志愿服务中有所收获,与基金会共同成长。”

系统培训:赋能成长,让志愿者专业服务

招募工作完成后,“忠犬联盟”立即启动了志愿者系统培训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志愿者们提供全方位的赋能培训,确保他们能快速熟悉基金会的工作理念、项目情况,掌握志愿服务所需的专业技能与沟通技巧。

基础培训:了解公益初心与项目概况

基础培训面向所有志愿者,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由陈曦牵头讲解。培训内容包括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公益理念、核心项目(非遗传承、医疗健康、公益支教等)、组织架构、志愿者管理制度等。“我们希望让每一位志愿者都明白,我们为什么做公益,我们在做什么样的公益,以及作为志愿者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承担的责任。”陈曦在培训中说道。

培训中,陈曦还分享了基金会五年来的公益故事:乡村老人用上医疗设备后的笑容、青少年设计出非遗作品后的自豪、非遗传承人订单增长后的欣慰……这些真实的故事让志愿者们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了参与公益的决心。“原来公益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能真正改变他人生活的行动。”一位综合服务类志愿者在培训留言中写道。

专业培训:提升岗位所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