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316章 品牌升级:增加防伪技术

第316章 品牌升级:增加防伪技术(1 / 2)

春节的烟火气还未散尽,专属空间的工坊里已一片忙碌。经历仿冒风波后,“忠犬联盟”深刻意识到,防伪不仅是保护消费者和合作方的权益,更是守护非遗品牌生命力的关键。陈曦在开年团队会议上提出核心计划:“趁势推进品牌全面升级,把防伪技术深度融入产品全链条,从生产到销售,给每一件非遗相关产品装上‘安全锁’。”这一想法得到全员一致赞同,一场覆盖技术研发、产品改造、渠道升级的防伪革新就此展开。

技术选型:多维防伪,筑起立体防护网

要做好防伪,技术选型是基础。陈曦和林砚舟牵头,邀请了区块链、物联网、印刷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召开了为期两天的防伪技术研讨会。专家们针对非遗产品品类多、工艺杂的特点,提出了“核心技术+辅助手段”的多维防伪方案,既保证防伪效果,又不破坏非遗产品的传统质感。

核心技术:区块链溯源,实现全流程可查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成为了防伪体系的核心。周教授带领技术团队,对原有非遗纹样数字备案系统进行升级,将溯源链条从纹样确权延伸到产品全生命周期。每件合作产品和非遗手作,在生产之初都会生成唯一的区块链溯源码。

溯源码里不仅包含纹样授权信息、传承人信息,还详细记录了原料采购、生产流程、质检报告、物流信息等内容。消费者扫码后,就能清晰看到产品从工坊到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竹编挂件为例,扫码可查看竹丝的产地、赵村长的教学视频、成品质检记录等,让假货无处遁形。林砚舟还联合技术团队开发了溯源码验证小程序,支持离线查询,避免网络问题影响使用。

辅助技术:隐形标识+材质防伪,细节藏玄机

除了区块链溯源,团队还为不同品类的产品搭配了专属辅助防伪手段,这些隐藏的小细节,既不影响产品美观,又能快速辨别真伪。

针对美妆、文具等工业化生产的合作产品,采用了隐形荧光标识技术。在产品包装的非遗纹样处,印上只有特定荧光笔才能显现的微型标识,标识内容是基金会的专属LoGo和产品批次号。沈亦舟在直播间演示时,用荧光笔一照,清晰的标识引得网友纷纷留言:“这个防伪太巧妙了,以后再也不怕买到假货了!”

对于竹编、漆器等纯手工非遗手作,赵村长则琢磨出了材质防伪的办法。竹编产品会在不显眼的位置,编织进特殊处理的彩色竹丝,这种竹丝经过环保染料浸泡,耐水耐晒,假货很难仿制;漆器产品则在底部加入了专属的矿物颜料印记,在自然光下呈淡灰色,遇水后会显现出独特的纹理,既符合漆器的制作工艺,又起到了防伪作用。苏医生还提议,在养生类非遗产品中加入天然香料标记,通过气味辅助辨别,让防伪更具趣味性。

产品改造:防伪融入工艺,兼顾美观与实用

确定防伪技术后,团队开始对现有产品进行全面改造。改造过程中,大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防伪技术不能破坏非遗产品的传统韵味,要与工艺完美融合。

林砚舟对接的文创类产品,首当其冲进行改造。美妆品牌的非遗彩妆盘,除了在包装上加印区块链溯源码和隐形荧光标识,还在粉饼上压印了微型竹编纹路,纹路细腻规整,假货的模具根本无法复刻。国风文具则在笔杆末端嵌入了带有溯源码的微型芯片,芯片体积小巧,不影响书写,却能通过专用设备读取详细信息,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赵村长带领传承人改造手工类产品时,更是将防伪融入了制作环节。竹编艺人在编织时,会按照特定规律穿插彩色竹丝,形成隐藏的图案,只有熟悉编织工艺的人才能快速识别;漆器艺人则在烧制过程中,将专属印记融入底漆,成品后几乎看不到痕迹,只有用特定角度的光线照射才能显现。有传承人担心防伪工艺复杂,赵村长手把手教学,还编了简单的口诀,很快大家就熟练掌握了技巧。

改造过程中也遇到了小难题。某款蜀绣小挂件,因图案精致,溯源码难以放置。陈曦灵机一动,提议将溯源码绣在挂件的内衬上,用浅色丝线,既不影响外观,又能起到防伪作用。蜀绣艺人李姐尝试后,连连称赞:“这个办法好,既保住了刺绣的美感,又加了层保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所有在售和即将上市的非遗产品,都完成了防伪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