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说不动也(1 / 2)

草堂内香炉袅袅,散发出淡淡艾香。

吕嬛趁着诸葛亮不注意,把跪坐姿势换成了盘坐,要不然时间久了真的很要命。

“此书售价几何?”

诸葛亮低头翻着书页,并未发觉某人的小动作。

“批发价...一套一两黄金。”

“嗯?”诸葛亮抬眸,面露诧异:“为何如此便宜?”

这个价格其实很贵了,市面上也有售卖纸质书籍,却没做得这般精细,而且有市无价,即便想买,也是难以买到。

更何况这种雕版所印之书,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若再加上线缝装订的工艺,这种书一经面世,必能让书香世家倾力追捧。

“不便宜了,”吕嬛捏了捏发酸的膝盖,又从囊袋里翻出一套书籍,放在诸葛亮面前:

“这是长安书院的基础课程,包含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也是一套四本,售价...三十斤粮食,什么粮都行。”

长安目前处于货币系统崩坏,官方都是用黄金交易,民间还处于以物易物的状态,实在不好估价,只能用粮食大致换算。

诸葛亮微微点头,拿起课本便掀开页面,不禁怔然问道:“这些符号...是何意?”

吕嬛伸过脑袋一看,连忙解释道:“军中不识字之人甚多,我便做了这套拼音之法,效果非常好,诸葛兄要不要试试看?”

“拼音?”

诸葛亮疑惑着点了点头,在吕嬛的解说下,不到一盏茶功夫,便掌握了拼音方法。

可以说...这学习速度,相当的学霸!

“此法甚好!”诸葛亮合上书本,垂眸思索片刻后问道:“玲绮此番所为,是否要开民智?”

他对此并不看好,除了没人开过先河之外,便是此举会遭受世家与诸子百家的双重抵制。

世家自不必多说,诸葛亮出身世家,自然知道其中原因。

最主要的是不会得到各学派的支持。

法家主张‘弱民’和‘愚民’。

儒家虽然强调引导而非愚弄,既想占据主导地位,却也不会为民做得更多。

至于道家...则是讲究返璞归真,无为而治——我不去找你,你也别来找我,大家相安无事便可。

诸葛亮想到此处,便笑着问道:“玲绮可是欲开宗立派,自创一格?”

“诸葛兄知我也!”吕嬛欣然说道:“我把此项人才制造计划,称之为流水线生产,将所有知识先灌进去再说,至于能否成才成器...只能看个人了,我无法预料,也无法强求。”

诸葛亮抿唇点头。

这个方法确实可行,如果成功,第一个跳脚的便是齐鲁孔氏。

因为...吕氏抢了他们教化百姓的业务,这让孔圣人的后人如何自处?

“玲绮能否告知,长安太学教书育人的最终形态...究竟是何等模样?”

“最终形态...”吕嬛陷入思考。

她确实没想太多,只想着先补充人才,若说最终形态,她便想到了后世的教育体系:

“适龄孩童皆入学,不分高低贵贱,每年开科取士,肄业学子可各凭本事取得官位,如此,中原士人再不待见我吕家,我吕家依旧可以轻松获得寒门与‘农工商’的人才。”

诸葛亮闻言,眉眼微笑,却又带着几丝惆怅。

这便是...有教无类了,最先主张的便是孔圣人,推翻这项主张的,却是孔后人。

教书都能形成门阀,确实让他大开眼界。

“玲绮,昔日孔圣人因‘道不同不相为谋’弃鲁国而去,若是长安学子有样学样,学成之后却离开关中,反而入仕中原诸侯,你会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