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些许政事(1 / 2)

一个人的痕迹从世间彻底湮灭,需要多久?

吕嬛给出了答案:两天不到。

她独自立于西门城楼,目光越过武关河,凝望着远方山谷间那座微微隆起的土堆,久久难以回神。

雷叙只是个不入流的武将,史册甚至吝于为他留下只言片语。

可偏偏这样一个人,却是她杀死的第一个汉人将领。

面对匈奴时,她从不手软。

文峪河谷里的焦尸味萦绕不散,她次日仍能面不改色地啃着烤肉谈笑。

然而,当雷叙的尸身横陈关上,预想中的酣畅与荣耀并未降临,反倒有一种莫名的伤感。

夺关斩将,本是武者天成的荣光,但代价呢...

汉人武将,本该浴血于开疆拓土的边塞,马革裹尸、青史留名,而不是像这样,被她这个同根同源的人,终结在一场无谓的内斗之中。

“还是不够强啊...”

她迎着清风,喃喃自语。

带过来的若是迫击炮,雷叙或许早就开城请降,而不是死战到底...

“都督!”

严颜踏上城楼,老远就出声呼唤,走到跟前之后,见吕嬛闷闷不乐,便皱着眉头换了个称呼:“玲绮何故郁郁?莫非南阳之行有何难处?”

“姥爷多虑了,我很好。”

吕嬛回过神来,听到问话时,总算把烦心事放在一边,嘴角不自觉地微扬:去当劫匪有什么难处可言,难的是别人好吧。

她随后说道:“夺下武关,京兆尹算是完璧归吕了,杜伯侯的均田已至尾声,待京兆郡兵征收到位,便让府兵撤回长安,姥爷意下如何?”

“可行,”严颜点头赞同,又带着几丝忧虑道:“但武关乃兵家必争之地,调谁来镇守合适?”

吕嬛无奈道:“就由...姥爷来镇守吧,顺便把京兆尹的郡兵好好训练一番。”

这也是无奈之举,关中虽然易守难攻,却也禁不住四处用兵。

严颜闻言,又喜又忧。

喜的是这把老骨头还是有人看重的,忧的是与女婿一起探墓的计划泡汤了...

“玲绮放心,武关交给我,可安枕无忧也。”

吕嬛点了点头:“过些天,纪灵会派人过来巩固城防,我计划修一道城墙,与武关相连,封住整座山谷。”

严颜对水泥还是有所了解的,便没过多干涉工程建设,而是指着关下河流问道:“河水封不住吧?”

吕嬛:“姥爷说笑了,开个拱洞便是,再弄个水闸,但我这是纸上谈兵,或有不少缺陷,建造之时...姥爷记得帮我把把关。”

严颜哈哈大笑:“玲绮大可放心,有姥爷在,耽误不了事!”

吕嬛闻言,便放下心来。

她并不担心陇关和萧关,此刻的游牧民族被汉人全方位吊打,成不了气候,至于西凉…若不是南阳之行的羁绊,现在就能出兵灭了它。

她最担心的方向,从来都是中原。

不然也不会派徐庶、甘宁守临晋;陈宫、赵云镇函谷。

而今,武关有姥爷和杜畿配合镇守,她很放心。

眼见关下铁骑整装待发,吕嬛便叠手施礼:“姥爷保重,我先行一步了。”

“去吧!”严颜满眼慈爱:“若遇中意的男子,尽管绑回来,别总是抢女子。”

吕嬛:“......”

...

长安,皇宫...办公室。

在此处理政务,终究是僭越之举。

蔡琰不是没有提出要迁出去另寻官署,但吕嬛却笑意盈盈地驳了回来,说什么“长安城内用地紧张,官府不可与民争利”。

蔡琰身为长史,早就对长安之地了如指掌,岂会不知这位‘吕督师’在胡说八道。

但她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再劝。

她虽是女子,然而自接手长安政务以来,政治嗅觉早就今非昔比,隐隐发现一事——吕氏有意淡化皇权威望。

御座破败失修,皇城殿宇充公,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褪去天家的威严。

按理说,凭借一州之地,吕氏不该滋生如此野心...

蔡琰的目光落回案头那卷《建安五年征伐方略》上,唇角牵起一丝复杂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