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董白入学(1 / 2)

用过早餐之后,吕嬛便带着一盆剩饭,走到了侯府后门。

这里拴着一条大黄狗,性格温顺不乱吠,乃是正宗的中华田园犬,非常好养活,就连剩饭都吃得很香。

即便如此,吕嬛还是用绳索将它绑在门口,尽管穿越千年,但养狗人的素质是万万不能丢的。

“阿姊!这狗好肥!”

董白坐在门槛上,犹如好奇宝宝,不时打量着大黄狗,还有它身后的...狗屋。

“袁绍外甥家的狗,能不肥嘛,”吕嬛摸了摸狗头,越摸越上头,“但咱们侯府可就没办法大鱼大肉供养了,要不了多久它就能减肥成功了。”

好在田园犬既不记仇也不挑食,如果换成泰迪比熊,没准都开始绝食了。

董白:“我见过纪灵将军带它出去训练,好像是在废墟中寻找生还者,大黄果真可以靠着鼻子就找到人了,学得非常快。”

“那是当然,老祖宗严选出来的品种,肯定不差!”吕嬛笑着回答,还用手指点了点董白脑壳:“走吧,狗都要干活,你也跑不了,我在学院帮你找了份差事。”

“我?”董白被她牵着手,只得跟着迈步,从后门径直转入了街市。

她有些无措,忙低声说道:“我只会上阵杀敌,其他的...我不太懂。”

吕嬛眼波微转:“你识字可多?”

董白谦逊地垂下眼帘,轻声应道:“略知一二。”

“这就好!”吕嬛闻言,唇角轻扬,满意地点了点头。

汉末雇佣童工乃是常态,但董白这个年纪,她还是下不了手,就先让她在学院待着吧。

反正,她要么在学院读书,要么就在学院干活,总要选一样。

这是一条小街市,与东市的宽大商铺不同,这里挤满了地摊小贩,商品皆是摆在粗布上,让人路过之时,一眼便能看到想买的物件。

吕嬛很是享受这样信步街头的感觉。

目光所及,皆是摊贩吆喝、行人如织。

耳畔所闻,尽是市井笑语、讨价还价。

这才是真正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

她不禁想起千年之后那电商纵横的时代,纵使官方有心重现这种热闹,也要刻意纵容、百般营造,才能勉强唤回几分鲜活的气息。

嗯...是该搞出水泥了,若是沿街修建商铺,只需三层就好,既能收取可观租金,又方便收商税,岂不美哉?

最重要的是,有了水泥,便能减少了山林砍伐,守住关中水土,让‘天府之国’的名号,不至于被巴蜀夺了去。

众所周知,长安作为多朝古都,在唐代达到了繁荣的极致。

但这份繁荣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

为了营建宫室和满足百万人口的燃料需求,关中及周边山地的森林被滥砍滥伐,甚至连函谷关等天险之地的林木都未能幸免,许多山岭被砍成了白地。

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动摇了关中‘天府之国’的生态根基。

“阿姊快看!”董白指着不远处的胡人摊位:“那个胡姬好生美貌,不若过去瞧瞧?”

“别去....”吕嬛咽了咽口水,赶紧拉住董白,低声说道:“但凡带了‘胡’字,卖的东西都很贵,就连牲口的饲料都是天价,速速离开为妙...”

她赶紧拉着董白,离开这专售奢侈品的‘是非之地’。

几经辗转,两人终于踏入了长安太学那略显斑驳的大门。

眼前一阵霍然,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人唏嘘不已。

粗略修葺之后的廊庭教舍,有些廊柱的木材颜色与旧物格格不入,如同巨大的补丁。

而更多的则是未经替换的旧物,上面残留着刀劈斧凿的印记,甚至偶有焦黑的火燎痕迹,诉说着不久前的动荡。

一阵风吹过,带来整齐而隐约的读书声。

那声音虽缥缈,却铿锵有力,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仿佛冲走了过往的阴霾,又在这片废墟之上,重新竖起了文明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