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设定·炼气篇(1 / 2)

玄赐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夫炼气者,夺天地之造化,盗阴阳之枢机。禀虚极而守静笃,合大道以致冲和。形神合抱,性命双修,乃得真气氤氲,神谷生盈。

心者,离火也;肾者,坎水也。以意引心火下行,暖照肾水,蒸腾元气,谓之聚火。

元气发动,温温然如春阳融雪,自尾闾关轻轻提起,循督脉而上,过夹脊,透玉枕,达泥丸,此乃运河车,载金上行。

复由泥丸,降华池,过重楼,归绛宫,复落于丹田,是为一小周天。

行住起止,勿忘勿助,如炉中火,绵绵不绝。气满丹田,如云如雾,不必再执着于周天度数。此时当入大定,一念不起,一意不散。

神入气中,气包神外,如鸡抱卵,如龙养珠,只是温温火候,不即不离。

日久功深,气化为神,于丹田之中,似有黍米之珠圆融光明,此乃圣胎初凝之兆,神气合一之境。

炼气者,盗天地未分炁,夺阴阳未判机。

初基须守致虚极,守静笃六字真诀,似《道德经》所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待丹田有暖信,如《参同契》阴阳得其配,淡泊自相守,方是真种子。

此时坎离交媾,水火既济,恰合《周易》坎离匡廓,运毂正轴之象。

肾中阳气上蒸,化作甘露滴落重楼,正应《黄庭经》玉池清水灌灵根之景。

真气氤氲非雾非烟,似《云笈七签》所言如春沼鱼,如百虫蛰。

行功时当效《入药镜》初炼气,忘言守心法,气过三关犹若《悟真篇》描述过三关,炼四象,会三性,至泥丸则昆仑峰顶看云起,下绛宫则碧海潮生按玉箫。

待到丹田气满如囊龠,便入《坐忘论》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