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156章 东归福宁,心萦明珠

第156章 东归福宁,心萦明珠(1 / 2)

第156章:东归福宁,心萦明珠

军事部署已定,周宁城的秩序在王秀楚的主持下迅速恢复,李猛、刘中藻等将领也按照指令,或出击屏南,或整训士卒,巩固新得之地。赵高翔没有多做停留,将一应善后事宜托付给值得信赖的伙伴后,便带着王柱、夏完淳、张鼐及部分亲卫精锐,轻装简从,火速东行,直奔福宁。

马蹄声疾,踏过初春泥泞的道路,掠过刚刚染上新绿的山野。越是靠近福宁,赵高翔的心境便越是难以保持平日里的全然冷静。

一种混合着期待、急切与淡淡紧张的情绪,在他胸中悄然弥漫。这并非源于对前方战局的忧虑,而是因为在那座海疆重镇里,有一个人让他魂牵梦萦——唐晏珠,或者说,该叫她真正的名字,朱晏棠。

行军途中,每当夜色降临,营地篝火燃起,他时常会独自走到僻静处,从贴身的衣囊中取出那一叠叠细心保管的信笺。那是过去一年多里,他与晏珠之间往来的书信。信上的字迹,从最初的略显拘谨,到后来的流畅娟秀,记录着分隔两地的点滴。

她在信中很少直言思念,多是关切他的身体,提醒他注意安危,也会谈及福宁的趣闻,子弟学堂里孩子们的进步,嵛山岛工匠们的新发现,或是读了他寄去的那些“奇谈怪论”(物理、化学启蒙知识)后的困惑与感悟。

字里行间,透着聪慧、坚韧与一份深藏于乱世公主身份下的温柔。他总能从那些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读出她的挂念,也感受到两颗心在抗清大业和共同理想下,逐渐靠近的轨迹。

他也清晰地记得,大约半年前,黄蜚老将军在一封例行军报之后,特意附上的一段私信。老将军的信,一如他平日的风格,直率而带着长辈的关怀:

“高翔贤侄如晤:福宁诸事俱安,勿念。唯有一事,老夫思之再三,觉当直言。晏珠小姐(老夫知她身份,然为隐秘计,仍以此相称)品性高洁,聪慧明理,与你志同道合。老夫观你二人书信往来,心意相通。老夫不才,愿为此姻缘执柯,已试探过晏珠小姐之意,她……颔首应允了。此事关乎国本(指朱晏棠的公主身份)与贤侄基业,望你慎思,若无疑义,待他日相见,便可议定章程。”

收到这封信时,赵高翔正在筹划邵武战事,战局胶着,压力巨大。然而,黄蜚的信却像一道暖流,瞬间驱散了他心头的部分阴霾。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在回信中郑重感谢了黄蜚的成全之美,并表达了自己对晏珠的心意,承诺待局势稍定,必当亲赴福宁,妥善办理。

自那以后,他与晏珠的书信间,便多了一份无需言明的默契与期待。只是战事连绵,身不由己,这一别,竟已是一年有余。

“侯爷,前面就到福宁界了!”王柱兴奋的声音打断了赵高翔的思绪。他勒住马缰,抬眼望去,远处山峦的轮廓之后,似乎已经能嗅到那带着咸腥气息的海风。

“加快速度!”赵高翔下令,声音中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

张鼐沉默地催动战马,夏完淳则好奇地看了看侯爷,又看了看远处,似乎察觉到主帅今日的心情与往日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