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庆功夜宴,柱石初鸣
周宁城的夜幕降临,白日里厮杀呐喊的喧嚣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城中几处尚算完好的官署和营区内燃起的篝火与灯火。空气中依旧隐约飘散着硝烟与血腥气,但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大胜之后的亢奋与松弛。
赵高翔知道张弛之道,更明白麾下将领们需要这样一个场合来释放压力、增进情谊。他下令,就在原清军参将府的宽敞庭院内,设下简单的庆功宴,所有参与攻城的主要将领皆可参与。
庭院中央,几堆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一张张或沧桑、或年轻、却都带着胜利喜悦的脸庞。酒肉虽不算丰盛,但大碗的酒,大块的肉,足以慰藉征尘与疲惫。
赵高翔坐于主位,王秀楚陪坐一旁。他看着下方济济一堂的将领,心中亦是豪情涌动。左手边是以李猛、张鼐为首的攻坚猛将,右手边则是以王柱、刘中藻等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与地方俊杰,夏完淳等年轻将领也赫然在列。
“诸位!”赵高翔端起酒碗,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今日,我等浴血奋战,克复周宁,打通了连接福宁的要道!此战之功,在于每一位奋勇争先的将士!这第一碗酒,敬所有阵亡的兄弟,敬我大明不屈的英魂!”
他神情肃穆,将碗中酒缓缓洒在地上。所有将领也纷纷起身,肃然洒酒。
“这第二碗,”赵高翔再次满上,脸上重现笑容,“敬在座的诸位!敬李猛率先登城之勇!敬张鼐摧锋陷阵之锐!敬王柱、刘中藻侧翼破敌之功!敬完淳临机应变之智!也敬秀楚先生运筹帷幄之劳!干!”
“干!”
“敬侯爷!”
众人轰然应诺,纷纷举碗,仰头痛饮。火辣的酒液入喉,更是点燃了胸中的豪情,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赵高翔笑着对王柱招了招手:“柱子,来,给诸位叔伯兄弟再详细说说福宁那边的情况,也让李猛他们这些杀才听听,咱们的后方是如何稳固的。”
王柱闻言,放下酒碗,站起身。他知道,这是侯爷在给他机会,让他在全军核心将领面前正式亮相。他深吸一口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自信,向四周抱拳行了一礼。
“李大哥,张大哥,诸位将军,”他声音清朗,不疾不徐,“侯爷谬赞了。福宁能稳如磐石,全赖侯爷先期布局深远,义父黄蜚老将军坐镇统筹,以及诸位在前线浴血奋战,牵制了虏酋博洛主力。柱子不过是依令行事,略尽绵力。”
他先是谦逊地将功劳归于上下,姿态放得极低,让人心生好感。
接着,他话锋一转,开始条理清晰地介绍起来:“如今福宁,水陆兵员合计两万二千余,战船维护良好,新增大小船只三十余艘。嵛山岛军工作坊在张铁头主持下,复合弓月产已能稳定在五十张左右,虽仍不足,但已能量产。另按侯爷所授之法,试制的新型火门枪(一种早期火铳的改进设想)也已出了几支样品,待侯爷闲暇时可亲自检验。”
他没有夸耀自己的功劳,而是用具体数字和事实说话,显得务实而可靠。
“至于与浙南王之仁将军、周瑞、周鹤芝等部的联络,”王柱继续道,“目前以守望相助、情报共享为主。我方以海盐、布匹等物,换取他们的山货、部分粮秣,并约定信号,一方有难,另一方需得策应。鲁监国方面之使者,皆以‘需听靖朔侯调令’为由婉拒其直接插手福宁事务,但保持了书信往来,未将其推向虏廷一方。”
他处理外部关系的手法,既有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听得王秀楚频频点头,李猛等武将虽对具体交涉不甚了了,但也觉得这小子考虑周全。
最后,王柱总结道:“总之,福宁目前钱粮可支撑半年,军械打造未停,民心尚算安稳,水师可随时策应侯爷主力东进或北上。此皆赖侯爷威名与方略,义父黄老将军之经验,以及……以及诸位将军在前方血战创造之良机。柱子与福宁全体军民,时刻准备着,为侯爷下一步宏图,效犬马之劳!”
他这番话,既有详实的汇报,又有得体的谦逊,最后更是将福宁的力量完全置于赵高翔的整体战略之下,表达了对下一步行动的期待与支持。可谓面面俱到,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