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119章 大明又双日,天下添笑柄

第119章 大明又双日,天下添笑柄(2 / 2)

亡国和亡天下确实不同。估计这些拥立之功的大臣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忍不住还要内斗。

“如今看来,深知‘保天下’之责的,竟是这些曾被斥为‘国贼’的流寇。而口口声声要‘保国’的衮衮诸公,却在忙着拆台,忙着内斗,忙着将这点仅存的元气消耗在毫无意义的名分之争上!”赵高翔的声音带着痛心疾首的嘶哑,“内斗就要亡国,可有些人,竟是亡国也要内斗!何其讽刺!何其可悲!”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身披旧甲的张鼐大步走上城头,对着赵高翔抱拳一礼,面色凝重:“侯爷,湖广方面有消息了。”

赵高翔看向他:“快讲。”赵高翔等太久了

“兴国侯、高将军等部,此前攻打荆州失利,折损不小,现已退守鄂西山区休整。”张鼐言简意赅,“内部意见纷纭,一部分将领主张西进四川,依凭夔门天险再图发展;另一部分……则想起了末将此前带回的讯息,认为或可东向,与侯爷合兵一处,共谋抗清大业。目前,他们仍在观望权衡。”

早在隆武皇帝活着的时候。三月份,隆武皇帝赐李过名 “李赤心”、被封为侯。高一功名 “高必正”,封高桂英为 “贞义一品夫人”,所部赐号 “忠贞营”,

“看看吧,秀楚。”赵高翔对王秀楚示意,虽无信笺,但消息已明,“连李过、高一功这些‘闯逆’旧部,都在生死存亡关头思考出路,或西进,或东联。他们至少还在想着如何抗击清虏,延续华夏薪火。而我们那些顶着大明正统名分的王爷、阁老们呢?”

他深吸一口凛冽的山风,试图压下胸中翻涌的郁结之气,却发现那沉重感挥之不去。

“这南明,就像一艘四处漏水的破船。船上的人,不想着同舟共济、合力堵漏,反而在争抢船舱里哪个位置更体面,更能发号施令。一边争得头破血流,一边还要嘲笑那些跳下船、试图靠自己游出生天的人是不忠不义之徒。”

“侯爷,眼下我们该如何应对?”王秀楚试探着问道。

赵高翔目光扫过脚下已渐安稳的南平城,望向西北邵武方向——那里刚刚经历血战,由孙兆奎、张应祥、李猛、张明远等部奋力攻克,终使南平与邵武连成一片,稳固了闽北根基。

“张鼐,”赵高翔转向这位大顺军出身的将领,语气郑重,“由你亲自执笔,以你的名义,将我军近日连克南平、邵武,稳固闽北的捷报告知李过、高一功诸位将军。同时,将肇庆、广州这出‘双日并立’的闹剧,也原原本本地转述给他们。”

他的声音恢复了冷静,却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决绝:“让他们自己掂量,若此时选择‘归明’,所要归附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朝廷’!我们要让他们看到,除了那两个争名夺利的朝廷,这天下还有另一条实实在在抗清的路可走!”

“此外,”赵高翔继续部署,思虑深远,“我们要加速整合闽北诸县,将邵武-南平一线打造成铁桶一般。王秀楚,你即刻以我的名义行文福宁,告知黄蜚老将军与王柱,南边朝廷乱象已生,令他们务必稳守福宁根基,加强嵛山岛防务,警惕沿海异动。闽浙沿海一线,绝不能因内陆的闹剧而生乱。”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再派得力人手,携带我的亲笔信,秘密南下。不去肇庆,也不去广州,直接寻往海上,联络郑成功。我倒想看看,这位国姓爷,面对其父被囚、其族叔们上演的这场登基闹剧,心中究竟作何感想。”

他最后望了一眼南方那片仿佛孕育着无尽荒唐的天空,毅然转身,走下城头。

“让他们去争吧。这天下,终究不是靠谁先坐上龙椅就能保住的。”他的话语消散在渐起的夜风中,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显坚定,“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片烂泥塘里,先把自己站成一块撼不动、冲不垮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