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64章 鲁使游说遭严拒 郑彩遁走陷孤臣

第64章 鲁使游说遭严拒 郑彩遁走陷孤臣(2 / 2)

不久后,或许是因势力日蹙,鲁监国方面仍未放弃,又派遣总兵陈谦为使,秘密与郑芝龙联系。这一次,隆武帝不再容忍,直接下令将陈谦处死。这一举动,虽然维护了朝廷法统,却也极大地激怒了本就对隆武帝心怀不满的郑芝龙。陈谦与郑芝龙私交不错,杀其使者,无异于打郑芝龙的脸,使得郑芝龙与隆武朝廷的裂痕进一步加深,离心倾向愈发明显。

远在广信的赵高翔接到这些后续消息,心中忧虑更甚。南明内部的内耗如此惨烈,而真正的强敌,正在江北虎视眈眈。他只能更加抓紧时间,整军经武,巩固地盘,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加严峻的考验。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在这乱世旋涡中,守住一方净土,延续抗清的火种。

就在赵高翔严词拒绝鲁监国拉拢,并密切关注福建动向之际,江西的局势也在清廷的部署下发生着新的变化。

清廷为稳定新附的江西各地,并应对赵高翔在赣北的崛起,正式任命原左良玉部将、后降清的金声桓为江西总兵。此人在历史上颇有名声,骁勇善战,但性情反复。他早年追随左良玉,左良玉死后,在江西等地摇摆不定,最终率部降清。清廷利用其在江西旧部的影响力,命其收拾局面,尤其是对付风头正劲的赵高翔。

金声桓受命后,迅速行动起来。他深知赵高翔不好对付,便采取了声东击西、多方牵制的策略。

一方面,他注意到与赵高翔几乎同时北上“援赣”的郑彩所部,此时仍停留在福建西北的邵武一带,名为监视敌情,实则逡巡不前,士气低落。金声桓判断此部明军战斗力不强且意志不坚,便调集部分兵力,作出欲攻击邵武的姿态。

然而,这更像是虚晃一枪。真正的杀招,指向了赵高翔。

金声桓派遣麾下大将王得仁,率精兵锐卒,迅速北上,控制了位于广信府以西的抚州。此举如同在赵高翔势力的西侧钉下了一颗钉子。王得仁在抚州站稳脚跟后,并不急于大举进攻,而是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向东面的鹰潭方向进行试探性的攻击和骚扰。

同时,金声桓还分出一部分兵力,在赣闽边界频繁活动,摆出随时可能进入福建的架势,既是为了迷惑隆武朝廷,也是为了牵制可能存在的援军。

这一系列动作,让赵高翔立刻感到了压力。鹰潭是他南下去往福建、西进连接赣中的要地,绝不容有失。他迅速增兵鹰潭,命令守军严密戒备,不得擅自出击,务必守住要点。

就在此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从福建方面传来。

原本驻扎在邵武的郑彩,或许是因为得到了金声桓部可能来攻的风声,更可能是因为其叔父郑芝龙对隆武帝擅杀鲁监国使者陈谦(郑芝龙好友)一事极度不满,想要表示表示自己才是福建军事的最高统治者,不愿再为隆武朝廷卖命,竟然未做任何抵抗,也未通知相邻的明军,便擅自率领主力,拍拍屁股撤离了邵武,一路向南退去!

郑彩这一跑,顿时将正在新城(今黎川)一带活动的隆武朝廷监军张家玉置于绝境。张家玉麾下本就只有少量兵马,加上当地知县组织的几百乡勇,原本倚仗郑彩大军在侧,尚能勉力支撑。如今郑彩不告而别,清军压力骤增,张家玉顿时陷入孤军奋战、被清军三面围困的危局之中!

消息传到广信,赵高翔又惊又怒。惊的是郑彩竟敢如此公然违令撤退,怒的是此举不仅坑害了忠勇的张家玉,更彻底打乱了江西方面的防御态势,使得金声桓可以更加从容地集中力量对付自己。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赵高翔考虑是否要派兵策应黎川方向时,来自浙西的紧急军报接踵而至:清军大将图赖、张存仁等人,已集结数万大军于浙江衢州、常山一线,其兵锋直指赣东北门户!显然,清军是打算趁赵高翔立足未稳,西线受扰之际,从东面发动雷霆一击。

面对东西两线同时出现的巨大压力,赵高翔陷入了艰难的抉择。黎川的张家玉危在旦夕,同为明臣,岂能见死不救?

但广信本部更是根本所在,若主力轻动,前往救援黎川,东面的清军主力很可能趁虚而入,直捣广信,届时不仅救不了张家玉,连自己的根基都将动摇。

权衡再三,赵高翔痛苦地意识到,在清军东线主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不能拿整个赣北的安危去冒险。他只能传令各部,加强戒备,尤其是东面通往浙江的各处关隘,务必死守。同时,他加派大量斥候,严密监视图赖、张存仁部的动向,以及西线王得仁军在抚州、鹰潭方向的一举一动。

对于困守黎川的张家玉,赵高翔只能写下了一封充满歉疚与鼓励的信,言明当前危局,承诺若东线压力稍减,必设法救援,嘱其万望坚守待机。

赵高翔不知道的是 张家玉独自率部坚守新城,与知县李翔等以数百义兵对抗清军。他身中流矢堕马折臂,仍坚持战斗,最终因寡不敌众败走。

起初张家玉想要去投奔赵高翔,无奈去北面的路已经断了,得知抚州已经被金声桓牢牢控制,鹰潭已经被骚扰。张家玉当机立断向南方逃去........

南方是他的老家,在那里还能组织上万人的抵抗队伍。

同时,赵高翔再次紧急上书隆武帝,详陈江西危局,痛斥郑彩临阵脱逃之罪,并直言郑芝龙部可能怀有异心,请朝廷速做决断。

广信城内外,气氛空前紧张。新式复合弓被优先配发给精锐斥候和周猛的特战队,嵛山岛日夜赶工,张铁头带着徒弟们拼命改进着“自生火铳”和“轰天雷”。赵高翔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他必须在清军完成合围之前,尽快找出破局之法,否则,好不容易打下的这片基业,恐将面临创立以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