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14章 流民汇聚东南路 忠魂来投嘉定前

第14章 流民汇聚东南路 忠魂来投嘉定前(2 / 2)

有一次,他们甚至被迫与一股试图拦路抢劫的原明军降兵水匪发生激战,张应祥亲冒矢石,带头跳帮,以惨烈的代价才将对方击退。

“妈的,这长江,如今竟成了贼窝和鞑子的后院!”看着江面上不时出现的打着清旗的船只,恨恨地骂道。

翁之琪则始终沉默着,紧紧抱着沉睡的幼主,眼神坚定地望着东南方向。他牢记着侯爷最后的遗命:“去找赵高翔!” 这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唯一信念。他们不知道赵高翔具体在哪,只知道大致是向东南方向去了。他们只能顺着江流,一路打听,一路寻找,如同大海捞针。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或许是王柱带回去的命令让赵高翔部加快了向东南转移的速度,或许是翁之琪他们绝望中的寻找恰好撞上了正确的路线。就在他们粮尽水绝,几乎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前方岸上一支规模庞大、秩序却略显混杂的队伍吸引了他们的注意。那队伍中既有军人,又有大量流民,打的旗帜却并非清军,而是一面陌生的“赵”字旗和一面“明”字旗。

“靠过去!小心戒备!”翁之琪下令,心中怀着一丝渺茫的希望。

当他们的船只小心翼翼靠岸,派出哨探接触后,对方军营中响起的竟然是熟悉的江北口音,并且迅速通报了上去。

然后,他们就看到一个年轻却气度沉凝的将领,在一众剽悍军官的簇拥下快步迎来,手中赫然捧着一份他们无比熟悉的札付——那是靖南侯黄得功的印信格式!

翁之琪、张应祥再无疑虑,急步上前,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倒在地!

“末将翁之琪(张应祥),携靖南侯麾下残部,奉侯爷遗命,特来投奔赵将军!”

张应祥更是上前,将怀中幼子小心呈上,虎目含泪,哽咽道:“赵将军!侯爷与夫人均已殉国!此乃侯爷骨血,夫人临终托付于我辈,言道唯有交予赵将军,方能…方能存续黄氏一门忠烈之后!侯爷临终前,更有遗命于我等!”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提高了八度,让周围所有人都能听见:

“侯爷言道:‘赵高翔忠勇谋略,皆乃上上之选,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赏!吾今擢升其为参将之职,望其能承吾志,收拢旧部,整军经武,护佑江淮百姓,继续抗虏大业!’”

“参将!”

此言一出,赵高翔身后众人,包括王秀楚、林锐、王柱等人,都是心中一震!参将,位在游击之上,已是镇守一方的重要将领职衔!这绝非空头许诺,而是黄得功在生命最后时刻,对赵高翔能力的高度认可和一份沉甸甸的正式托付!

其分量,远比之前那份未写明具体品级的“将军”札付要重得多!

赵高翔也是心潮澎湃,他郑重无比地双手接过那仍在熟睡的孩子,仿佛接过的是一座山岳般的责任。他对着翁之琪等人,也对着所有在场的将士,肃然道:“黄帅知遇之恩,托付之重,高翔纵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从此,此子便是我‘抗虏营’之少主!黄帅之志,便是我等之志!抗清复明,不死不休!”

赵高翔心里想到,自己的这两个官职都是别人给封的 一个是自己合计合计为了方便封的,几乎就算是自封为千总。一个是别人的口传达的,是真是假都不好说。这....这政府都不承认的呀。

有人马就能自封将军,现在也是处处都是将军的时代了。这个朝廷不认的将军要是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地皮,是不是就能实现自己的军工理想了!

众人轰然应诺,声震四野,许多原黄得功部的老兵更是热泪盈眶,终于找到了主心骨。

整合安置的工作立刻展开。有了翁之琪、张应祥这些原黄部高级军官的协助,整编和安抚工作顺畅了许多。

在交接过程中,翁之琪面色凝重地补充了一个重要情报:“赵将军,我等顺江而下时,沿途听闻,建虏贝勒博洛已率一部精骑,迫近苏州、松江一带,其兵锋…恐直指这嘉定、太仓等富庶之地。听闻嘉定绅民拒剃发,情绪激昂,恐生大变故。我等需万分小心。”

赵高翔闻言,心头勐地一紧。他深知“嘉定”二字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他立刻下令:“加派斥候,严密监视嘉定、苏州方向清军动向!全军做好随时开拔准备,此地不可久留!”

历史的阴影,仿佛已经提前笼罩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