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全民弃工从花不事生产,大搞投机倒把的歪风邪气,难道不值得我们警惕吗?这与旧社会那些抽大烟玩蛐蛐的八旗子弟有何区别?这难道不是一种正在腐蚀我们淳朴民风,动摇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根基的精神污染吗?这难道不是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给我们发射过来‘糖衣炮弹吗?”
最后,她用激昂的语调发出了呼吁:“我恳请有关部门能够立刻出手,擦亮人民群众的眼睛,遏制这股不正之风,让君子兰回归其观赏的本性,而不是成为投机倒把的工具!让我们的社会,回归到劳动最光荣的正确轨道上来!”
这封信,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精准地踩在了那个特殊年代里,官方意识形态最核心的G点上。
苏念将这封信,匿名寄给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喉舌《人民周报》的读者来信编辑部。
半个月后,这封信的部分内容被《人民周报》以内参的形式,发表在了评论版。标题被编辑改得更加触目惊心——
《君子兰究竟是什“兰?——一个值得警惕的社会现象》。
这篇文章如同平地惊雷,迅速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又过了半个月。
就在苏晓雅的那辆大卡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长春的交易市场,并为眼前人山人海激动得浑身颤抖时。
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君子兰泡沫专项整治行动”开始了。
无数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冲进了市场查封清场,市广播站开始全天候循环播放市委市政府的联合通告,将炒兰行为正式定性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一夜之间,所有的君子兰交易被强行禁止。
君子兰的价格如同雪崩一般,从数万元一盆,直接被打回了几块钱的原形。
苏晓雅呆呆地站在自己那辆卡车前,看着车上她用全家人的未来换来的“房子”和“金条”,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变成了一堆无人问津的烂草。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
紧接着,几个工商管理人员,拿着一张罚单走到了她面前。
“你就是这车花的货主吧?”为首的人冷冷地看着她,“你这里涉嫌巨额投机倒把,所有的货物予以没收,并处罚款五千元!跟我们走一趟吧!”
苏晓雅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她不仅血本无归,更因为数额巨大被当成这次整治行动的反面典型,被挂上牌子,在长春最繁华的街道上批斗游街。
她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死在了她最引以为傲的剧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