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怀民默然颔首,心中思绪翻涌。他深知周明远这番话背后的深意,既是对张辉前期工作的客观评判,也暗含着对当前困局的无力感。
眼下的通州开发区,就像一艘驶入风暴的船只,既需警惕触礁沉没的风险,又要在迷雾中寻找航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方的协同发力,绝非仅凭一人之力就能扭转乾坤。
叶怀民沉吟片刻后开口,语气中带着审慎的提议:“周书记,眼下开发区的困局已非单一部门或个人所能破解,
与其让局面继续僵持消耗财政,不如召开一次市委常委会,把情况摆到台面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或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思路,找到破局的出路。”
周明远闻言,缓缓靠向椅背,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沉吟,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沉重却透着考量:
“召开常委会商议是可行的,但这件事我得先和张辉市长当面沟通,听听他的意见。”
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语气中多了几分复杂的意味:“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张辉同志这段时间为了开发区招商,没日没夜地奔波,心力交瘁有目共睹。
即便成效未达预期,也终究是为了通州的发展大局,咱们还是要充分尊重他的想法和感受,绝不能在这个时候贸然否定他的付出,打击他的积极性。
否则后续工作更难推进,反而不利于局面扭转。”
叶怀民默默点头,心中了然。周明远的考量不无道理,张辉作为开发区工作的直接负责人,
此刻最需要的是支持而非质疑,先沟通再议事,既是对同僚的尊重,也是推动问题解决的稳妥路径,
避免因决策程序不当引发新的矛盾,反而让本就棘手的局面雪上加霜。
叶怀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反手带上房门,室内瞬间陷入一片沉寂。
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穿梭不息的车流,眉头始终未曾舒展。
通州开发区的困局,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反复思索,却始终找不到破局的良策。
张辉的做法,确实带着几分理想主义的激进,脱离了通州的实际发展基础,但叶怀民无法轻易否定其全部。
在这场白热化的区域竞争中,谁又能百分之百断言,这样孤注一掷的坚持就一定不会迎来转机?
或许再坚持一阵,真能等到某个关键企业的入驻,彻底打开局面也未可知。
他不由得换位思考,站在张辉的立场上审视这一切 —— 作为从省里空降的干部,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肩负着上级领导的殷切期待,自然急于做出一番亮眼的成绩。
一来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与提拔;
二来也是在通州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站稳脚跟,树立权威。
想到这里,叶怀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一路走来,他何尝不是如此?